是好听,其实就是打杂的。

  七月十七日,阿济格的西军和多铎的东军,就开始在碣石山北面的丘陵地带布阵扎营了。

  碣石山北面大约10里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城山,碣石山和城山之间的10里就是可供大军通行的通道了。

  不过这通道不是一马平川,而是通道的西面有烽坨岭和截山岭两处丘陵。这两处丘陵都比较容易翻越,同时也有多条道路穿过。

  而在阿济格发现多铎向碣石山北面而去的时候,他就立即派兵抢占了城山、烽坨岭和截山岭,再加上碣石山北北麓一处名叫黑峰山的山头。

  算是完全占有了有利地形!

  另外,他还在俭陵城堡中留下20000镶黄旗、正白旗和正绿旗的大军,由图海、苏克萨哈和尚可喜等人指挥,以防多铎的大军突然转向碣石山南面。同时也准备在关键时刻向多铎的侧后发起进攻。

  也就是说,在碣石山北面的战场上,阿济格一共摆出了近60000大军,而且还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不过阿济格不能单靠防御取胜,因为时间不在他这边儿,大明帝国就在他背后虎视眈眈!

  谁知道那个孔代补习班什么时候结束?也许明军很快就会发起进攻也不一定!

  另外,他带来碣石山的八万大军是拼凑起来,说是各怀鬼胎都不为过。多铎又是多尔衮指定的接班人!

  而多铎的五万多大军是以他为尊的,阿济格不大可能分化瓦解这些军队。

  所以阿济格不能在碣石山和多铎长期对峙下去,必须速战速决。

  而多铎这个勇敢王并不鲁莽,他也会审时度势,知道阿济格的软肋。

  因此在开到碣石山东北,距离黑峰山、城山约十一里、十二里开外的洋河西岸后,就停止前进,开始安营扎寨了。

  ......

  在碣石山北麓一处高坡上,几百名穿着白甲的镶白旗护军四下警戒着,一个高大肥胖的壮汉,则在一群大清国的文武官员护卫下,站在高处,举着望远镜查看着落日余辉下的战场。

  这壮汉就是阿济格!

  他其实也是个勇猛的性子,除了比多铎笨一点,其他方面和多铎很像,模样也像,看着就是亲兄弟。倒是多尔衮和他们哥俩不大一样,不像努尔哈赤,而是像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