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头疼了,当年南宋还有岳飞、韩世忠、吴玠这些名将。可大明有谁?吴家父子吗?那是东虏的手下败将!黄得功、高杰、李成栋?那三位都是匹夫之勇。至于史可法、左懋第......尽打败仗了!虽然他们打得败仗搁在崇祯皇帝当权的时候,足够让皇太极“赢哭了”,可是现在的大清国本钱可比在关外的时候厚!特别是多了两绿旗和九旗驻防昂邦章京衙门以后,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定吸收汉人壮士入伙的能力,可以补充人力上的不足了。

  所以没有大将的南明,在他们俩看来要想北伐成功是很困难的,除非大清国自己出大昏招。

  而这大昏招,现在居然真的来了......大清一分为二,多铎、阿济格要兄弟阋墙,眼看就是一场内讧。

  为了在多铎或是别的什么人打过来的时候可以保住北京城,阿济格一回到北京,头一件事就是下令拆迁北京外城以加强城防。

  原本居住在外城的两绿旗官员或是包衣奴才,要么迁入内城,要么就迁去永平府或宣府居住......至于补偿那是没有的!

  谁挨着就自认倒霉吧!

  骆养性和光时亨老哥俩就是自认倒霉的主儿,今儿一大清早就一块儿进城看房子了。

  房子倒不难觅,因为原本居住在城内的许多正蓝旗、正白旗贵人都“弃房而逃”了,都放着北京户口和二环内的四合院不要,跑路回东北去了!

  所以正蓝、正白两旗的固山额真衙门有大量的空房子可以往外租赁。

  骆养性和光时亨这俩“刚需盘”现在也不买房了,就租了两个相邻的小四合院,当成暂时的栖身之地——随便挤一挤算了!他们俩当年可是留在北京城内为朱慈烺断后的功臣,等到北伐胜利了,他们还怕没好房子住?

  看完房子,才一块儿回到骆养性在城外的宅子,本想哥俩一块儿喝两盅,好好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结果才一进门,就遇上个宫里来的太监,是来请骆养性和光时亨这两个吃闲饭的去宫里议事的。

  请骆养性和光时亨入宫的是摄政王阿济格。阿济格之所以想起骆养性、光时亨,是因为他派去武汉见朱慈烺的祖泽清已经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份新版的“南北和约”草案。

  朱皇帝在这份草案中提出了得到山东运河以西,大清河以南部分土地和河南省的开封、归德、河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