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肯定的答复,“我想,我们和中国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冲突。”

  这个世界上和奥斯曼帝国没有利益冲突的大国真是太罕见了!

  外交大臣居尔居也说:“苏丹陛下,我的看法和大维齐尔一样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如果他们真的愿意走向海洋和世界交流,那么就一定会和基督徒发生冲突。这对帝国来说,总归是有利的。”

  女苏丹轻轻点头:“应该派谁去巴士拉迎接中国使团,顺便再讨论一下交朋友的问题?”

  “陛下,可以让穆罕默德.科普鲁律走一趟。”居尔居说。

  “他有75岁了吧?”女苏丹笑道,“还能走得动吗?”

  穆罕默德.科普鲁律在几年后会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而且亲手开创出一个奥斯曼帝国的中兴时代。

  不过现在他正在家里抱孙子,一个75岁的老人家搁在17世纪,怎么都不像是能出来为苏丹打工的样子了。

  “他的健康没有问题,”居尔居说,“他比大部分中年人都健康,而且随时准备为苏丹陛下效劳。”

  “那好吧,让他走一趟巴士拉。”女苏丹同意了居尔居的意见。她知道这个穆罕默德.科普鲁律的本事,这是个摆到任何地方都能干出成绩的官僚,如果不是年纪太大,女苏丹都想让他出任大维齐尔了

  世界很复杂,那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国因为偏居在欧亚大陆的东方,不大容易陷进国际上的激烈斗争,而且还拥有丝绸、瓷器这两样在国际上很受欢迎的贸易品,所以是比较容易交上朋友的。

  而奥斯曼帝国这个朋友,至少在目前是大明必交的,因为在巴士拉居住了一段时间的纪坤、李少游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大明帝国急需的骏马!

  虽然大明帝国已经开始引进印度折耳马,但是引入的数量却始终达不到预期。

  朱慈烺原本计划逐年提升进口数量,至少要每年引入两三百匹带把的公马和强壮的母马,以便尽快形成种群。

  但是实际上引进的数量却没有办法逐年增加,而是出现了逐年递减,而且质量也不如人意。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大明没有和印度斯坦的帖木儿帝国直接进行交流印度斯坦的帖木儿帝国是“蒙古世界”的一员,和大明这个“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