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司不能合并,必须保持两套班子。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直辖地盘上的军权、政权都被拆得很细,总督、提督、总兵、巡抚、知府、知州这些高官都只能管自己的一摊,互相牵制,谁也没有全权。

  这种治理结构保证了大明中央的权威,但同时也降低了地方军政的效率。

  在南京周围一两千里距离内,效率降低的幅度还不大600里加急三四天能到,那么中央两府就能及时加以处置。

  但是超出这个距离,管辖起来就有点吃力了!

  譬如广东、广西、贵州这三个省,就在“2000里加急圈”外。好在广东、广西现在不是战区,问题也不大不过大明对两广地方的控制,依旧要弱于处于核心的“两湖四江”。

  贵州地盘上拥有大量的土司,归属巡抚直辖的土地很少,田土总数只有几十万亩。说是巡抚,实际上就是个知州。

  而川黔总督下面,还管着两个权限很大的节度使司川东节度使司和川西节度使司。

  至于距离更远的陕西,朱皇帝干脆全权委托给了平西、朔方两大藩镇自治。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辽东了辽东虽然不在“2000里加急圈”外,但是却要渡海,所以和南京之间的通信往来也不是太方便。

  不过辽东省现在只有一个金州府,还是个新设立的“屯田府”,管理起来比较容易。

  而且现在驻扎辽东的军队都是中央直辖的模范军,还是轮番驻辽的,比较容易指挥,也就没有必要设立辽东藩镇了。

  占城和金瓯这两块地盘,距离南京都过了6000里了,而且还有大段的海路,通信受到季风影响。不设立统管军政、民政,拥有很高的军事和财政权限的藩镇,实在是很难治理的。

  而藩镇,其实也不等于对抗中央的割据政权节度使和巡抚、总督、提督、总兵一样,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至于能不能撤换,关键不是在名号,而是要看是否拥有可以对抗朝廷的私兵!

  如果文臣巡抚拥有了可以对抗朝廷的私兵,一样是个割据藩镇!

  所以在目前大明朝廷所设立的藩镇中,其实也有割据藩镇和忠顺藩镇之分的。

  其中平西军、朔方军、东宁军、静海军都是割据藩镇,拥有对抗朝廷的军事实力。不过其中的东宁军只有强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