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顿了顿,“而且朕很快就要改革大学士制大学士应该去做学问,不应该当阁臣。”

  其实明朝的大学士并不管学问的事儿,一开始就是皇帝的顾问,后来渐渐又取得了为皇帝起草诏令的权力,这才成为了辅臣。

  但是朱慈烺现在已经恢复了丞相制,草拟诏令的工作也归了翰林院,大学士就成了个可有可无的名号。

  不过这并不是朱慈烺改革大学士制的原因,朱慈烺要改革大学士制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促进儒学进步。

  “臣,臣可以当户部尚书,”郑芝龙没辙了,“可是臣有许多幕僚和管事,靠着他们,臣才能经营泉台,运作商务。”

  “老泰山放心,朕会给你用人额度的!”朱慈烺笑道,“不会让你孤身上任的。”

  明朝的那些高级文官看上去都不大称职的原因,也和天子喜欢“孤臣”有关。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呢,一个好官能没一堆好帮手?孤臣一个,遇上一群老奸巨猾的积年老吏,还不是给人蒙成了傻子?

  所以朱慈烺是允许部门主官和地方主官提名一些属官的。当然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被提名的,门槛还是有的,得通过吏部的考试。

  不过朱皇帝可以给郑芝龙开后门——郑芝龙自己都通不过吏部的考试,别说他的那些帮手了。但是人家真能管好银子啊!在朱慈烺上台前,郑家大账房管的钱比大明户部多多了,而且管得还好,能把银子越管越多。崇祯皇帝的那些糊涂户部尚书就该去郑家大账房当个几年学徒

  别看朱皇帝自己挺能弄钱的,在大明历代皇帝当中能排第一了,但是和郑芝龙比还差多了——郑芝龙可是两手空空打天下当上大明首富的牛人,而且他还没金手指。搁在后世他就是李超人这样的水准!朱慈烺怎么跟他比啊?

  所以大明朝廷的“CFO”非郑芝龙莫属了!

  现在郑芝龙终于就范,朱慈烺的心情大悦,站起身走到郑芝龙跟前,拉起老又黑又粗的黑手,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有老泰山执掌户部,大明中兴就算有望了!”朱皇帝又道,“朕已经叫人备下了酒水,今儿咱们一醉方休!”

  郑芝龙的眉头还微微拧着,问朱皇帝道:“陛下,这个藩债应该怎么收场?”

  “立法!”朱慈烺笑着,“亡羊补牢,犹为迟也!这次藩债炒卖过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