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战了。

  所以从秋天开始,大清正绿旗的老弱妇孺就带着并不多的家财,开始向各自所属的甲喇章京所在的城堡集中。有些靠前线比较近的甲喇还向更后方更坚固的堡垒转移。

  而大清正绿旗的旗丁们,这个时候除了一小部分留守在各个甲喇或固山额真所在的堡垒,还有一部分调去了山西、北质量等要紧地方之外,余下的大部队都陆续集中到了大清皇阿玛驻跸的郑州城周围。

  在郑州集中的不仅有正绿旗的百余个牛录五万数千之众,还有从北京周遭开来的老八旗的劲旅,也有一百多个牛录,不算随行的包衣奴才,单是正丁战兵,也不下三四万众。

  将近九万之众的九旗精兵,在这个冰封雪飘的冬季,终于集结到了大清皇阿玛多尔衮周围!

  ......

  “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郑州城外,已经开始结冰的黄河岸边,以甲喇为单位组成方阵的骑兵、步兵,密密麻麻的铺满了一大片,一起发出了高昂的欢呼声有。站在黄河岸堤上的大清皇阿玛多尔衮,这时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当朱慈烺忙着指挥他的军队在山东、辽东攻城略地,在辽西虚张声势的时候,多尔衮也没闲着。

  他这些日子除了慢慢集结他的封建军队,就是在用新式战法操练军队了。

  在朱慈烺发动第二次北伐之战的时候,多尔衮这边正在进行一场军事改革——这一届的鞑子可是最会学习和进步的一届了!从皇太极开始,到多尔衮为止,生生的从一个比部落联盟强不太多的草创的国家,进化成了一个各种制度都比较严密的半官僚、半封建的大帝国了。

  所以当他们遭遇了吸收了西方军事科学最新成果的“近代化明军”之后,自然也开始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进了。

  改进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加强火力,二是加强机动性。

  之前的清军虽然号称“弓马无敌”,但实际上只是骑马步兵,机动性并不很强。而且清军虽然也重视火炮,还把红夷大炮拉上了野战战场,但是野战时的火力在当下这个时代也算偏弱的。

  只是他们的对手更弱,所以才打出了天兵无敌的效果。

  而这种“天兵无敌”,也远远不是“九旗劲旅”可以达到的最强状态!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