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顺治四年六月十日午后的解州城内,脑袋后面有资格垂一根金钱鼠尾的男子,不过区区千数......范承谟和赵廷臣能够依靠的,也就是这点人了。

  虽然大清朝在解州也搞了计口授田,但是解州的百姓需要承担的也就是纳粮和去解池盐田服徭役罢了,是不需要承担兵役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地主武装。

  靠着盐池和解州城的驻军以及一些不留剃发的衙役捕快,解州一带的土寇山贼是不敢造次的,可是现在来到的却是吕梁山三太子的大兵,而且数量极多!

  六月十日一整个下午,都有部队陆续抵达,人数不下三万!

  他们可不是寻常的乌合之众,而是接受过正规训练,装备精良,而且素质还相当不错的精兵。上吕梁山的都是什么人?都是山西这块的地主、富农、奸商,他们的子弟也就成了吕梁山明军官兵的主要来源——他们现在没地方考科举,不当兵还能当什么?

  所以吕梁山明军官兵的识字率摆在当今天下那是绝对数第一的!

  看着一队队整整齐齐的明军,在军官的指挥下有序展开,在解州城外的女盐池边安营扎寨。

  站在范承谟身边的赵廷臣连呼吸都急促起来了:“觐公兄,这股明军怎么那么严整?他们真的是从吕梁山上下来的?”

  “应该是吧?”

  范承谟咽了口唾沫,他虽然是御前侍卫出身,但是并没有带过兵,也没和明军对过阵,只是听范文程和其他父辈们说过明军怎么稀烂。可今天看见吕梁山上下来的明军......不大对头啊!这是稀烂吗?

  八旗劲旅也不过如此了吧?

  “那......那咱们怎么办?守不住啊!”

  “君邻兄莫慌,天黑后我就突围出城,去潼关卫向多罗贝勒尼堪求救。”范承谟正色道,“你是守臣,守土有责,就好好守住解州吧!”

  “什么?”赵廷臣差点跳起来,“我就1000人,怎么守得住?”

  “怎么是1000人?”范承谟有点诧异,“解州驻守绿旗兵就一个营,才500人啊!”

  是啊,还有500人是范承谟从司盐城带来的——他们的责任是保护巡盐御史,打击私盐。

  这个吕梁山上三太子不是卖私盐的,所以不在打击之列......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