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振、马得功等人一块儿探头张望,也发现了清军正在挖壕筑垒,看着是想把自己给围困起来。

  李成栋和马得功都是久经战阵的宿将,一看这场面就知道要糟糕了。

  李成栋道:“鞑子在挖壕修墙,这是要围困咱们啊!”

  马得功细细看着前方的壁垒壕沟,“东虏也在垒沙袋啊!咱们的本领他们那么快就学会了,这可怎么办?”

  高宏图从张名振手里接过一只望远镜,然后开始观察起战场上的形势。正好看见一队穿着白色盔甲的骑兵在从正在修建的清军壁垒后方一路小跑着通过。

  他对李成栋、张名振、马得功三人道:“看来东虏想用当年在辽东对付洪承畴的法子对付老夫啊!壁垒壕沟一成,咱们搞不好就真被困住了,靠手头的军粮可撑不太久,后面该怎么打?你们都说说看。”

  高宏图的“硬寨呆仗”还是存在一个极大的漏洞——他的对手可不是没有什么骑兵的太平天国,而是弓马打天下的八旗兵!

  所以清军可以毫不费力的包围高宏图的硬寨,用饿饭的办法对付寨子里面的守军。

  当然了,高宏图也是有点办法可以对付的。他的办法就是修筑沙袋棱堡,并且布署数量不多,但是却拥有不少虎蹲炮、攻戎炮、二将军炮等等轻型土炮的守军。

  因为守军数量不多,通常就是两三千人,所以消耗的口粮也少。储备个四五千石粮食就够吃一年多了!

  一个小小的棱堡要围困一年以上,对满洲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种棱堡修起来又不费什么,就是耗费点麻袋和山东大汉的气力,那还有什么客气的?修他N的几百上千,要一个个围起来饿饭,围到辛亥革命爆发满洲人也打不下山东啊

  所以广修棱堡的办法肯定是有效的!但是要依靠棱堡推进的办法反攻却有个前提——必须有一定数量,而且实力不弱的骑兵。

  比如历史上的俄国人就依靠棱堡加哥萨克的战术,打下了中亚、西伯利亚的大片领土。

  可高宏图手下没有哥萨克,连步兵的野战能力都不行,只能靠修筑堡垒对抗清兵。

  因此在攻势作战时,就必须出动大部队掩护棱堡修筑,也就很容易陷入包围了

  “不能让他们把壁垒壕沟修起来,要不咱们就完了!”

  “对啊,咱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