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口的“清田分田”的皇榜,就犹如一盆冰水,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全都倒在了这些襄京府种田人的脑袋上了。

  在襄京府城的临汉门外,一群运米运菜入城贩卖的农人,正聚在城门外新竖起来的告示牌前,七嘴八舌地争论着,言语当中充满了惊愕莫名的情绪。

  “啥子?要把襄京府的田全都分给大顺军的有功将士?怎么可以这样?”

  “那,那,那租子还能不能免?”

  “还免租子?你想得美......大顺军的将爷不一刀斩了你?”

  “不交租子要杀头?前朝时候也没那么凶啊......”

  “唉,总是百姓苦啊!”

  “好日子到头了......”

  “可我家自己也有几亩田啊!难道也要拿去分给大顺军的兵爷?”

  “读皇榜的官爷怎么说的?无论过去是官田、军田、私田、隐田,现在一律归永昌皇爷所有,禁止买卖,都要用来犒赏将士!”

  大顺朝的分田分地和隔壁大明朝还是有所不同的。大明朝的朱太子看得很远,他知道大明,至少大明东南这块儿已经站在资本主义门槛上了。而限制大明东南跨过这个门槛的,就是农业市场化被附属于科举的寄进投献制所阻挡——这个年头计划经济什么的想都别想,要想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只有市场化一条路!而农业的市场化,当然需要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还需要生产资料,也就是土地流通必须市场化!

  明朝那种靠科举考试进行土地流转的制度,是根本不可能有力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土地不是集中于善于经营土地的农户手中,而是被做八股文章的高手们拿去了。

  因此朱慈烺“土改”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将土地变成可以流通的私人财产。而李自成版的“土改”,则是封建土地兵役的路线。土地国有,然后分配给大顺的军事贵族,以换取兵役。

  对大顺治下的农夫而言,这在土地改革,可真是将他们至于世世代代都难以翻身的境地了!

  “啊!那可怎么办......”

  “永昌皇爷怎么也变坏了?”

  “说好的三年免征......”

  “不行,咱们得去找永昌皇爷评理!”

  “皇爷不在襄京,现在襄京这里是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