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检和逆子一样,也玩斩来使的那一套。

  朱由检笑了笑:“那朕就给泰松写个回信吧!叫那个张小旗带回去......另外,朕还有点礼物要送给泰松。”

  “送礼?”史可法一愣,“陛下.......这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朱由检笑道,“朕和泰松虽然是敌人,但也是亲戚,如果不是立场不同,说不定关系更好,赠送一些又礼物有何不妥?”

  ......

  沈阳皇城,凤凰楼。

  给朱由检下了战书的泰松太后,此时此刻却还在凤凰楼中。

  这倒不是因为泰松临阵退缩,不敢和朱由检一战了——这可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死中求活的问题。

  大清虽然够大,但是人口却不够多,哪怕算上朝鲜五道的屯田包衣和散在深山老林里的野人女真,也就是四五百万口。其中属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朝鲜八旗的国族,满打满算就是一百多万口。

  靠这点人口想要和已经被朱由检有效管理起来的拥有两亿人口的大明持久对抗,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而且朱由检御极十六年来,基本就在不停打仗,而且战无不胜,军事能力如何,已经是有目共睹了。

  如果任由朱由检完成布署,来个三路合击,那泰松太后和福宁小皇帝怕真的要落个斩首示众的下场了。

  一想到斩首示众,泰松太后就有点不寒而栗了......可是一个亡国的太后,不死又能有什么好下场呢?被朱由检关起来为奴为婢吗?这还不如斩首呢!

  所以泰松太后和福宁的一众皇阿玛,都已经下了拼命和顽抗到底的决心!

  就在泰松太后的战书送往旅顺口的时候,对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和八旗朝鲜的动员已经开始。

  与此同时,索尼也带着泰松太后的求援信泛海而往日本,去向德川幕府求援。

  只不过这场战争动员的规模有点大,最后被集中起来的军队很可能多达十万以上,所以需要一段时间集兵运粮。

  而从沈阳赶赴辽东半岛前线,不过500里路程,八旗马队走起来,五六天就能走完。

  所以泰松太后不必那么早出发。

  “太,太后,这是朱由检给您的书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