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是幸焉?是悲焉?(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几千朝鲜新军。虽然在奴贼和倭寇的夹击下丢了朝鲜的大部分地盘,但依旧得到朱由检的信任,牢牢的坐稳了援朝总兵的位置.......实际上,李信在朝鲜丢掉的都是朝鲜王国的地盘,而保住的则是大明的地盘。现在援朝总兵司对忠清道和全罗道部分地盘的控制能力已经大增,已经有权撤换抗奴抗倭不利的朝鲜官员了。

  有了牛金星、李信之类的例子,现在参加崇祯十年殿试的贡士们都已经知道朱由检不喜欢天花乱坠的吹牛文章......策论还是得写得务实一点。

  不过朱由检这次所出的题目,却有点飘了。

  朱由检为崇祯十年殿试准备的题目是:自崇祯初年以来,灾变连年,干旱由盛,自西北而中州,由中州而北国,虽十载亦不曾缓,以致民难聊生,盗贼四起,国基动摇,此亘古少有之灾变也。

  欧洲诸国,二百年来,大兴航海,由大西洋而印度洋,由印度洋而至南洋,踏万里海波而临国门,拓无边疆土于大洋彼岸,此乃前史所未载之事。

  中华灾变连年,西洋踏海而起,实乃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是幸焉?是悲焉?

  说实在的,这个策问题目,对17世纪的中华土著而言,真是难到了极点。能从看似内忧外患的大变之局中,发现亘古未有之机遇的,那已经不是睁开眼睛看世界,而是用望远镜在看世界了!

  而这样的人才,当然得飘洋过海去闯世界了!

  ......

  “宣松江罗大公、桐城方以智、扬州纪坤......觐见!”

  万胜殿内,传来了传唤到声音,一声接着一声,一直传到了正在殿外,满怀激动的心情,等待朱由检召见的罗大公、方以智、纪坤耳中。

  这三位现在不得了啦,他们是崇祯十年科举大比的一甲进士!

  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其中罗大公以一篇名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于明主为幸而于庸主为悲》的策论,拿下了天下大魁,成了崇祯十年的状元公。

  桐城方以智则以一篇名为《孔子遗篇既出则三千变局为大幸焉》的策论,拿下了三鼎甲中的次席。

  而探花则归了纪坤这个上辈子的“酷吏”兼外交大家......他的策论则是《夷既能来我亦能往远交近攻以应变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