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由于朱由检保留了南京户部,也没有在南直隶推行“大府制”,所以也没让东南士大夫的特权受到太大的削弱。

  在如今金陵城这里,只要有个秀才功名在身,就算入了圈,就有资格通过交游士林,和那些所谓的东林后继、江南才俊交上朋友,成为一党。有了他们的庇护,哪怕入不了官场也考不上举人,也能为绅为商,富甲一方!

  但是随着明军在漠北、燕山、辽西三路大捷的消息传来,金陵才子们的好日子还能长久吗?

  大明天兵在长城外面连连告捷,不仅会抬高朝廷的权威,而且还会掏空因为“剥削江南”而稍微宽裕一点的太仓库......

  有了权威而无余财的大明皇帝,会不会想着再下江南?

  走在金陵街头的才子们一想到这事儿,这心情就这么也畅快不起来了!

  几匹健马如风一般的从街市上面掠过,马背上的骑士都是六百里加急传骑的打扮,进了南京城也没怎么放慢马速,一边跑还一边在马背上嚷嚷:“加急军报!诸人回避!”

  加急军报啊!一定是什么地方又闹了贼吧?

  这几年天下各处都多灾多难的,江南这边比起中州、西北那是好多了。但是也时常发个大水,闹个旱灾......闹得严重了,也有好汉揭竿而起,闹上一场!崇祯初年的时候,福建就大闹过一次,场面一点不比陕西的那个什么闯贼来的小!

  这回该不是又哪儿出了大贼头了吧?

  街面上的行人哪里敢拦着?纷纷跌跌撞撞的走避,然后目送着健马向南京守备衙门的方向飞奔而去。

  ......

  南京守备衙门就在南京紫禁城外,原属于中军都督府的衙署里面,南京守备勋贵张之极和南京同守备太监庞天寿,还有参赞机务的南京兵部尚书朱燮元,都在这里设了公堂。

  现在这三位,都聚集在张之极的守备大堂后面的中堂之内,一边喝茶,一边看着刚刚收到的淮西总兵衙门转来的塘报。

  塘报上的消息就是一个——闯王高迎祥的贼兵已经窜入了大别山区!

  “这个定国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淮西镇那么多兵,怎么就挡不住闯贼的那点人呢?”

  南京守备勋贵英国公张之极看完塘报,第一个就怒了。淮西镇那是多要紧的地方?守着中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