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明军打下来的土地都不怎么安稳,没点本事,或者没有良好组织和武装的移民迁过去基本上是胡虏送人头。

  而组织良好,装备精良的武装移民团伙......运营成本可就高了,而且管理难度也大,能在开张几年后达到收支平衡就不错了,盈利根本就是做梦!

  所以平民根本不会去,只有国家组织的军户团体或是军事贵族组织的军户团体,才会去那种地方搞武装移民——这两者看重的都不是钱粮方面的收益,他们要的是血税!

  而国家管理军户的能力,经过明朝二百多年的实践,已经充分得到了证明。所以朱由检不得不依靠勋臣和九边将门以及藩王府去管理军户......现在九边将门和老勋贵这几年已经很努力的在口外的边地建立了许多新千户所。

  现在该新贵们勇挑重担了!

  这188个爵,只是个开始,依着朱由检的心思,怎么都得封他个888个公侯伯子男啊!

  只是他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粮“赏赐”给下面功臣,又不好意思让他们贴本当功臣......毕竟不是人人都像郑芝龙和朱慈烺那么能弄钱的。

  所以朱由检不得不从国库当中搬出钱粮以赏赐的名义贴补给功臣......

  188个爵爷封完,再加上给参战的将士放一笔犒赏,再给阵亡和重伤的将士发放了一大笔的抚恤,好不容易有点存银存粮的太仓库,又空空如也了——两千多万就这样出去了,国库当然空虚了!

  而存在南阳、襄阳两个救命仓的粮食又不能动......到了崇祯八年正月,朱由检的手头又紧巴巴的了。

  这都当了八年半的皇帝了,怎么还那么穷呢?当年的逆子怎么就那么有钱呢?银子怎么花都花不完,怎么到自己这里,银子就那么不禁用了呢?

  万胜殿内,朱由检刚刚听完毕自严哭穷的奏报,正在心里盼望逆子快快长大,好让父皇“啃一啃小”的时候,万胜殿外守着的太监就嚷嚷起来了。

  “大贵妃娘娘请见!”

  听到这话,正在和朱由检开小会的阁老们都是一愣。

  这是怎么回事儿?这儿正商量国家大事呢,一娘娘跑来干什么?是要后宫干政吗?

  “宣!”

  朱由检说了一个“宣”字,然后就解释道:“今天让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