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如今辽镇将门的实力,几乎可以赶上壬辰倭乱前的辽军诸将了!

  而在辽镇将门恢复元气的同时,辽军的实力也在快速上升当中。

  袁都督虽然不会打仗,但是练兵治军的事情还是抓得很紧,一年500万的粮饷当中,至少有三百几十万还是花到实处。

  而且袁崇焕的这一任辽督已经干了五六年之久,对辽军上下的掌握也不是当年宁锦之战时可比。所以下属各军各师的编制也比较充实了。13万之数肯定还是有虚头的,但是10万精壮之兵还是有的!

  而且这10万精壮之兵还都能拿到足够吃好喝好养活家眷的粮饷。

  10万大军,6600铁骑,而且还装备了不少的12斤可以机动的红夷短炮和3斤野炮论起纸面实力,现在的辽军比起壬辰倭乱前的辽军都要强大了许多!

  光是那些可以机动队的12斤炮和3斤炮,当年的辽军就拿不出来。10万足饷足粮的大军,估计也是没有的。

  虽然这帮辽军的人数、装备,甚至训练水平都不低。在如今的明军之中,除了御前、帐前两军之外,估计也就是他们兵强马壮了。

  可是这帮辽镇的将领都被后金军揍了十几年了,从萨尔浒之战到如今,就没怎么打过什么胜仗。

  哪怕这两年在辽西战场上的强弱之势已经完全逆转,辽军打起仗来还是战战兢兢的。

  已经60多岁的赵率教、50多岁的祖大寿,还有40多岁的何可纲,在蓟辽总督的大堂上都有一把交椅可坐,他们三个总兵也都是一脸凝重,一言不发。

  现在蓟辽军的编制已经被重新整理过了,蓟辽总督下面就是蓟州、辽西和宁远三个总兵。

  其中蓟州总兵赵率教驻山海关,管着山海关城和蓟州长城的东段。辽西总兵祖大寿驻营州中屯卫,管着营州的两个屯卫。宁远总兵何可纲则守着宁远到山海关之间的辽西走廊。

  而袁崇焕的总督衙门则摆在宁远,算是亲临一线。

  三个总兵在昨天就和袁崇焕、刘策商量了大半天的军务,总算拿出了一个先以兵8万运粮入松山,再据小凌河与敌对峙的方案。

  现在进驻锦州的可是黄台吉本人啊!

  想让辽镇三总兵挥军去围攻锦州是不可能的,能让他们率主力直抵小凌河,那已经是胆壮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