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大杀四方了!”

  什么?还有那么厉害的阵法?

  秦大妈一听这话就来了兴趣。石柱白杆兵的战法,其实是她从一些卫所武官家中流传出来的“老书”中学来的,就是明初明军步兵的常用阵法而已。

  但是这套在明初时打得蒙古骑兵没了脾气的长枪阵法,在如今却遇到了一个很难破解的难题,就是敌方的大炮。

  组成密集阵形的长枪兵移动缓慢,简直就是个巨大的固定目标,很容易遭到敌方火炮的轰击。

  如果敌人恰好还拥有优势骑兵,那么密集的长枪阵就是个没办法挪动的靶子,早晚给人轰得粉碎。

  所以浑河血战就成了石柱白杆兵的一个重大挫折!

  虽然石柱军在战后依然具有一定的实力,但还损失了精华,元气大伤,而且对白杆大阵的信心也猛打了个折扣,也不像过去那么重视了。

  一本《太祖长枪阵图》已经到了秦良玉手中,秦良玉一看,不是手抄的,是印刷本——这种军事秘籍能这样雕了板子印刷吗?印了多少本?

  带着一脑袋的问号,秦大马就翻开了这本大约有几十页的《太祖长枪阵图》了,然后她就看到了一种让她耳目一新的方阵战术。

  这是将长枪、骑兵、火铳兵、刀牌兵、炮兵混成在了一起,用协同作战的办法对敌。

  阵图上还有评语,说这种方阵就是以枪兵为移动棱堡;以刀牌兵、火铳兵守“棱堡”;以火炮远射逼敌出击,破敌战阵;最后以骑兵马队把握决胜之机!

  “大妙!大妙之阵啊!”秦大妈连连点头道,“若早有此阵,何致有浑河之败?”

  “娘亲,”马祥麟也看完阵图了,低声提醒道,“这个太祖长枪阵需要配置大炮和火铳,这可不大容易搞啊!”

  在秦良玉军中任参将的秦翼明道:“大炮、火铳总有办法,可问题是大炮移动不便,摆好了就很难动弹。如果骑兵不占优,敌人不等咱架好大炮,就已经挪窝了。”

  “可以用攻戎炮或虎蹲炮,”秦翼明的堂弟秦拱明道,“虽然打不远,威力也不大,但是移动起来方便,不行就多弄几门。”

  “攻戎炮或虎蹲炮的射程还不如广东的大鸟铳,多买一些大鸟铳不就行了?”

  “不行,不行,攻戎炮或虎蹲炮不行,不用火炮-->>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