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他担任了非常重要的陕西巡抚,而且还让他接管了徐寡妇从陕西的秦王王庄中搞到的粮食。那些王庄在崇祯三年收到的租子,也都交给了毕自严。

  并且还让毕自严负责安抚陕西各处的饥民,安排他们集中到西安府就食。

  “已经有十余万人集中到西安府了,”毕自严皱眉道,“都安排在西安府城外的几处大庙当中......其中的壮丁为数不少,当在一万以上。现在西安府这边,由巡抚衙门掌握的粮食还有00余万石。

  布政使司手里还有不少粮食,各府各州各县也多少有点粮食......其实是可以开仓放粮的。”

  毕自严这个“巧妇”也想不到今后的十几年中,大明所要经历的自然灾害有多严重!

  所以就觉得手头的粮食还挺多,足够救济灾民。如果灾民可以得救,也就不必出省就食了——灾民出省远行就食是要死人的!这年头的医疗水平很差,光是水土不服就能死人。

  而且灾民大多体虚,也没什么交通工具,步行数千里就食,死个两三成是非常正常的!

  “不能开仓!”李自成斩钉截铁地说,“万岁爷夜观天象,知道陕西的灾荒还没到头......今后几年的灾闹得更大,所以必须尽可能从陕西迁人出去!另外,万岁爷还想趁着灾民没活路的机会,从陕西再找募一批军户去口外屯田。”

  李自成笑着问:“毕抚台,您看这事儿能抓紧些办吗?”

  其实朱由检早就给毕自严下过旨,让他尽可能从陕西的饥民当中募集军户送去燕山、大宁屯田。

  不过从毕自严手里送出去的人并不多......因为陕西的民户普遍看不上军户——军户穷啊!

  民户种地一亩就交几升的皇粮,军户却要交一斗二升,而且军户集中的地区又偏远贫瘠,能不穷吗?

  而且军户长期被置于抵抗北虏的第一线,多多少少要负担兵役......除了那些当官的军户,其余都没什么好日子过。

  之前朱由检让人在榆林、宁夏招军户去燕宁屯田,倒是有不少人响应。但是现在流落到西安府的大多是民户,他们不到实在没办法,都不愿意去燕宁屯田的。

  哪怕陕西的官府告诉他们在燕宁屯田可以免交屯粮,也没什么人愿意去——因为不相信!

  毕自严心说: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