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这几年随着甘肃边军缺粮少饷,生活困苦,小规模的兵变军乱时有发生,虽然没有闹大,但谁知道下一次兵变会闹成什么样?

  早就想离开兰州的朱识鋐也不等朱由检把话说完,立即就抢着进言道:“万岁爷,宁夏地处偏僻,两边都是大漠戈壁,要从宁夏出兵西征北伐,就得走沙漠,很不方便......如果陛下想在西陲之地封个塞王,还是封在兰州吧。臣的肃王府刚刚修缮过,可以献出来给新塞王居住。臣只求和福王、代王一样,去南京享福。”

  他倒是想得开,连藩封之地都不要,去南京当个逍遥王爷就行了。

  朱由检看着这个肃王,心里面又是一阵内疚——上辈子这家伙好像也是被自己坑死的。这家伙看着李自成一天天壮大,也急了眼,不顾藩禁约束,上疏请增筑兰州城堡并重建护卫。

  可是朱由检却不予批准,就让肃王一家赤手空拳的在兰州等着李自成,结果全都被砍死了。

  想到这里,他就想答应朱识鋐的请求。

  “陛下,”庆王朱帅锌哪里肯把活命的机会拱手相让,也跟着加码道,“臣也要去南京享福,臣还要请在庆府一系实行‘定子女’之法。”

  他那一系在哱拜之乱死了好多人,活下来的也都心有余悸,如果能让他们去南京生活,情愿不当这个随时送命的天家贵胄了。

  “臣也请定子女!”肃王朱识鋐也不相让,也拿出了“定子女”的条件——所谓“定子女”就是自郡王以下,只封嫡长,而不封庶幼。那些中尉、将军家的庶幼就当平民百姓了,当然也没什么限制了。

  这样郡王以下的宗室贵胄最多就只能“一传一”——实际上会有许多中尉、将军家因为没有儿子而断绝。所以宗室的规模就会在未来出现缩减,禄米的开支也就不会恶心膨胀下去了。

  朱由检笑了起来,看了看两个王爷,然后又对跟在身边的三个巡抚、五个总兵道:“你们觉得怎么样?朕应该让皇太侄去何处抚军?”

  “陛下,还是兰州好!”甘肃巡抚梅之焕当然得把抚军府往兰州请了......他虽然帮着甘肃边军把裁军的事儿给挡了。但他还是希望能有万把帐前军到兰州坐镇——甘肃边军可是开了军乱杀巡抚的先河!

  “陛下,还是去宁夏好!”宁夏巡抚郑崇俭也得为宁夏争一下啊!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