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勉、耿如杞和张梦鲸他们四个的亲兵,过去在本镇也都是横惯了的。

  可是现在连府谷城都不让进,就在城外扎营,还得老老实实的,不敢抢老百姓的东西,更不敢去找朱由检闹饷找死还差不多!

  而张鸿功、吴自勉、耿如杞和张梦鲸这四个文武大员,今儿一大早就到府谷县衙外候见了这里现在是天子行在了。

  这位天子也真是不讲究,就在这个烧了一半的衙门里住下了,而且吃喝也马虎,就和一帮大头兵一块儿啃他们从大同带来的干粮,身边当然也没女人陪伴了那个徐寡妇本来陪着朱由检出的宣府,但是在大同就分了两路。

  其中杨镐、刘应坤、刘朝护着徐寡妇和福王世子朱由崧走雁门关、忻州一路南下,现在约莫到了徐沟、汾州、太谷、祁县、平遥、介休一带这些地方盛产奸商!虽然满清八大皇商都出自那里,使得后世对晋商的观感很差。

  但是朱由检却别无选择,只能用山西商帮出身的商人。因为他给自己选择的“商务大总管”徐寡妇是晋商,下面的人当然也得用晋商。这年头的商人是有商帮的,如果朱由检硬要塞给徐寡妇一群广东人、福建人,徐寡妇指挥不动,下面的人也不会好好办事。

  对了,朱由检对商人的界定和后世是不一样的,后世往往只把资本家看出商人,而不把替资本家打工的人看成商人。但是朱由检对“士农工商”的看法是很传统的,在他看来一家商号当中,上到东翁,下到学徒,都是商人!

  要不然还能是什么?他们不种地,也不是工匠,更没有秀才以上的功名,也不是砍人的武士

  本来朱由检也不相信商人的,上辈子他掌权的时候就不用商人,而是用一帮太监去打理庞大的皇家产业。结果后来逆子自己就一奸商,又用了一批奸商,居然把产业打理的有声有色。朱由检虽然没学会怎么经商,但他还是知道了“在商言商用商”的道理!

  虽然商人是奸诈的,但是他们比宫中的太监强太多了。

  所以他这回就准了徐寡妇所请,让她去晋商大本营招人晋商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不是资本雄厚,而是能够一代一代的培养经商的人才。

  这个年头,晋中的汾河河谷一带就专出商人。朱由检要搞好皇家产业,就得用他们。

  而陕北这里,如今专出反贼和砍人专业户这也是朱由检大老远跑来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