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反正这帮人也不是怂了一代两代了。朱由检嘴上说要开革他们,可实际上是不可能那么干的,这可犯众怒!

  可是在初八清晨,天子率兵千余在御河岸边和插汉部大队人马遭遇并且展开激战的消息在大同城内传开后,那个重病缠身,本就活不了太久的代王朱鼎渭居然给吓破了胆,不顾王府官员和太监的阻拦,就带着几个儿女和一群妻妾,在少量太监、随从的护卫下,还叫上了几个要好的郡王跑路了。

  而且他还跑得挺机灵的,趁着总镇满桂出城,巡抚张翼明忙着调兵遣将支援前线的当中,拿前去北关城集合为借口出了大同镇城的北门定武门,过了吊桥,但是却不入北关南门大夏门,而是在大夏门外拐了个弯,向西沿着护城河绕城而走,绕过大同城后一路南下去了......这份机灵劲儿还真有一点老祖宗当年的风采了。

  可是这机灵怎么就不用好地方呢?

  大同代王虽然早就被当猪养了,可依旧是大同城内军民的主心骨啊!

  只要代王在城内镇守,大同军民就知道大同镇城还固若金汤,哪怕城外的鞑子多如牛毛,大家伙的心还是定的。

  可是代王和几家郡王一跑......而且还在天子亲征并且出城迎敌的时候临阵脱逃,这不等于告诉大家伙当今天子也和土木堡的时英宗一样,叫鞑子给捉了吗?

  大同城内的人心还不得乱了套?

  人心一乱,城还怎么守?

  所以得到消息的大同巡抚张翼明一面派人去追代王朱鼎渭,一面分派大同城内的麻家将、马家将的子弟带着家丁和临时兵,去分守大同主城的四个瓮城和东、南、北三关,还让人把东南北三关城的三门都堵了,只留一扇对着大同镇城开的大门,还让人把大同西门清远门也封堵了。而麻登山则被张翼明委任为临时的东关分守参将,带了一千多人在东关小城忙活了两天两夜,总算把三个门堵了,还在城头布设了不少防具。

  布防稍定之后,忙活了两天两夜的麻大参将实在有点顶不住,就在东关迎恩门城楼上找了个安静些的房间眯了一觉,正睡的舒服的时候,就有人在他耳边大喊:“天子回来啦!天子带兵回来啦!”

  什么?天子回来了?

  麻登山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皮,就看见一个上了年纪的麻家家丁一张满是兴奋表情的老脸儿。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