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所以今天这样的大朝,对朕而言,意思实在不大。老祖宗定下这种大朝会的规矩,主要是为了能多见一些官,多知道一些外面的事情。祖宗起于微末,筚路褴,百战而有天下。自然是明察秋毫,明辨忠奸的本事,朝会之上所议的事情,当然也是越多越好。但是朕长在深宫,不知外事之艰险,又没读过多少圣贤之书,怎么可能日理万千机要?所以今日这样的大朝会,以后初一、十五办一下就可以了。”

  朱由检的话再一次让奸臣们震惊了!

  这哪里是一个17岁的少年天子说的话?分明是个老狐狸嘛!

  朱由检的语调依旧轻快,侃侃而谈,不紧不慢,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当中,他接着往下说“朕只在初一、十五办大朝会,也不仅是因为才薄识浅,理不了太多的政务,还因为朕要多抽出点时间读书。以后除了初一、十五,朕每天清晨就要去文华殿读书,一直读到午膳。用过午膳后,再由内阁大臣、六部堂官、京营总戎、锦衣卫缇帅、科道诸臣等重臣到文华殿上奏议政,议政之后,再召对臣子。

  至于初一、十五这两天,除了大朝会,就不办别的事儿了,朕也得休息一下。

  诸卿以为如何?”

  读书什么的,不过是个借口。上一辈子朱由检当了五十多年的太上皇,除了同小姐姐们玩耍和向逆子学做皇帝,就是在读书了!而且不仅读传统的儒家经典,还读在《子论格物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儒家的著作,甚至还读了许多西洋学术著作通常还是拉丁文版和法文版的!

  他的学问可大着呢!

  朝中那些文官和他一比,都是半文盲,根本不配给他当讲官听他讲课还差不多!

  所以朱由检根本不会花半天时间去读书,他这是要把时间抽出来用于处理内府和帐前亲军的事儿。

  另外,初一、十五两天的大朝会,他也不会真的按时上班能躲就躲吧!

  在他看来,外朝的事儿水太深,得先搁一下。他的主要精力,得放在管理内廷和帐前亲军上。

  可别以为内廷和帐前亲军容易管好,这两方面的事儿可麻烦了!内廷方面有十二监、四司、八局,一共二十个衙门!好几万的太监、宫女儿其中没几个是好人!

  而朱由检必还须得把这二十四个衙门管好了!

  因为帐前亲军的经济基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