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这样,原因有两个,一是朱慈烺并不是搞技术的人,也没太大的精力去管这事儿——他自己不是专家,又没时间去好好管理,而且也没有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去追究下面人的责任。

  比如造出的东西不合朱慈烺的要求就杀工匠,成本超支就杀管事……

  二是17世纪的世界各国,都没有一个很有效的专利保护体系,大明帝国当然了没有。

  朱慈烺也学着后世的模样制定了《专利法》,想要收取专利保护费。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却发现自己的那些“金手指”好像也卖不出什么大钱,而且还经常被人抄袭......

  比如朱慈烺的南京造船厂根据朱慈烺的图纸,还花了许多的时间和资金才开发出来的“飞剪型船艏”的专利就没卖出几个钱。

  而南京炮厂根据朱皇帝的指示开发出来的“钉头开花弹”和“木柄手榴弹”,则被全世界抄袭,好像也没有谁给过专利费。

  至于太医院根据朱慈烺的图纸开发的产钳,则被接生婆们抄了去,一样没人给过专利费……

  不过没收到什么专利费的飞剪型船艏和被全世界抄袭的钉头开花弹……在金门湾大海战中,却成了将亚伯拉罕.迪凯纳送往天堂的关键发明了。

  ……

  “轰轰……”

  随着“洛林”号左舷的20门12磅青铜长炮第次打响,金门湾大海战已经到了性命交关的时候了。

  “洛林”号正在轰击一艘航行的飞快的飞剪甲型快帆战舰!

  这是明朝海军最新式的快帆战舰,虽然载重吨只有三百多吨,但是航速和火力都很拿得出手。

  笨重而且迟缓的“洛林”号根本不可能逃过飞剪甲型的追击!

  而郑经的舰队当中,就有八条刚刚入役条飞剪甲型快帆战舰。现在全都越众而出,仿佛群狼捕食一般,猛扑向以“洛林”号为首的四条法国战列舰——它们的任务不是击沉法国战列舰,而是击伤!

  这种飞剪型船上也装备了12斤青铜长炮,只是数量不多,每条船上只有八门12斤炮。

  这样的火力不足以击沉一条战列舰,但是足以让它中弹起火并且减慢航速。

  对今晚冲进金门湾的法西荷三国战舰而言,航速一慢,可就死到临头了。

  其中的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