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幸一听这话就乐了,“父皇,您是想让儿臣自己挑吗?”

  朱慈烺瞪了儿子一眼:“想得美......朕是想让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我大明天朝的母后!”说着话,他又一挥手,“走吧,走吧,上你的课去吧!”

  朱和幸叹了口气,只好行了个礼,退出了红堡的御书房。

  就在朱家父子的对话结束的时候,磨山书院内,三百多个赶考的佳丽都已经陆续赶到了。在监考的宫女和女官的引导下,进入了六间宽敞明亮的课堂。

  丁扒皮的女儿丁玉英也已经坐在课堂内了,面前是一张半旧不新的案几,屁股底下是一张掉了不少漆的圆登。

  在案几一脚贴了一张纸,上面有丁玉英的考证编号——用红色的阿拉伯数字写得355号!

  这是根据初试的考分排名所编的号,原本的计划中,初试只取300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有加了60人。所以最大的编号就是360,而355这个倒数着排第六的号,也说明的丁玉英在初试中的成绩有多差......哦,其实也不差了,整个荆州府有200多个上过新式学堂的女孩子应考,她排名第一!

  而且她的儒学和算学都考得挺好,因为法语太差,才把分数拉下去的......现在她的法语已经补上来了,所以信心也有了。

  想到这里,她就身边一个装了半桶清水的小桶当中舀起了一点清水,开始磨墨,同时开始抬头去看被高高挂起的考题。为了保密,所以没有印好的考卷。朱慈炋和潘宇晨二人在今天早上,才从朱皇帝那里拿到儒学和算学的考题,然后由朱慈炋执笔,将考题抄在大张的宣纸上,然后再将宣纸挂在课堂内的写字板前。由考生自行抄录,如果看不清,可以上到前面去抄。

  考试的文具都是考试自备的,有毛笔、铅笔、鹅毛笔、各种尺规、墨和砚台。所有的考试用纸,包括用来打底稿和抄题目的笔记本,都是统一发放的。

  丁玉英扫了一眼儒学试的题目,有容易的,也有难的......不过她都能做,得个高分应该不难。至于算学也没问题,荆州府的新学用的算学课本和老山中学的课本一样,她学得很不错——这两门考得是记忆和逻辑思维以及苛刻,丁玉英都是具备的。

  对她而言,真正决定成绩高下的是法语和武艺......

  在丁玉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