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影响下,查理一世又在宗教礼仪和牧师任命问题上表现出了亲天主教的倾向——这当然也是将英国各派教会统一起来,同时取得罗马方面谅解的必要措施。

  为了安抚圣公会、清教和长老会,同时在国内树立威信并且报自己被西班牙羞辱的恨,所以登基之后的查理一世马上加入了三十年战争,和西班牙为敌。但是英国的新教徒都不把这个国王当自己人,一致抵制,让英国无法获得足够的财力组织远征军。结果在英国人参战后的许多年中,德意志战场上都找不到他们的身影,直到1633年才勉强上阵,但很快就被打败。

  与此同时,从海上进攻西班牙的军事行动也不怎么成功,搞了几个月就全都失败了......

  和西班牙的战争黄了以后,查理一世为了讨好国内的各种新教徒又去支持法国的胡诺派造反......结果又因为国内的新教徒老爷和天主教老爷的不支持而失败了。

  在国际上接连遭遇失败的同时,查理一世又开始插手圣公会和长老会这两个新教教派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将英格兰国教和苏格兰国教合并起来。

  为此他任命了在宗教礼仪上倾向天主教模式的威廉.劳德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并在其协助下开张两个国教的统一行动。结果又激怒了苏格兰的长老会信徒,搞出了一个“誓约派”和国王对抗。

  面对苏格兰长老会誓约派的反抗,查理一世选择了开战,派出军队去推行自己的宗教路线,由此引发了两次主教战争,结果又给打败了。

  而在第二次主教战争因为英格兰新教徒的抵制而失败后,查理一世不得不召开“长期议会”,以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了结和苏格兰誓约派的斗争。

  但是被他召集起来的贵族、乡绅、资产阶级其实都是苏格兰誓约派的盟友,都想把查理一世这个“异端国王”赶下台。不过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共和,只是想架空查理一世,并且替查理一世教育儿子,免得查理一世把继承人教成暗中信仰天主教的昏君......这就是所谓的“大抗议书事件”。而在拒绝了大抗议书后,伦敦的局势立即失控,查理一世不得不离开伦敦,逃往北方的诺宁汉召集王军,发动内战。

  结果当然是再次战败,把脑袋都打没了!

  查理一世的悲剧,其实和资产阶级没什么关系,完全是他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的一连串失败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