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他更有可能使用虚实计渡江。”

  “军师能具体说说吗?什么虚实计?”

  “所谓虚实计就是东西两侧都部署了军队,你以为他会在西侧谷城县渡江,但他实际上却是在襄阳渡江,当你准备在襄阳全力阻击时,他忽然又从谷城县渡江,这就叫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李邺沉吟一下道:“我大概明白军师的意思,但他要实施虚实计,必须要掌握我们主力军的动向。”

  “一点没错,这就是关键了,我们可以派斥候去探查敌军的动静,那为什么对方就不会派人来探查我们的动静?卑职始终认为,早就有探子潜伏在我们附近,观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李邺点点头,“得把敌军的探子挖出来才行!”

  “不!不需要,节度使完全不用去管探子在哪里,卑职有几个建议!”

  李泌低声对李邺说了几句,李邺连连点头。

  两天后,李邺又得到了准确情报,一支数万人的燕军队伍向西而去,三更时分,李邺也率领一万五千人悄悄离开军营,向西面赶去。

  与此同时,三百多艘战船也离开襄阳,向西面驶去。

  就在唐军大营西南方向三里外,有一片低缓的山岗,树木茂盛,站在山岗上可以远远眺望汉水。

  几名黑衣人躲在山岗上,关注着远处的唐军大营,唐军大营防卫严密,他们无法靠近,只能远远观察。

  这几人正是燕军探子,他们早在一个多月前便来到了襄阳,原本是在襄阳城内,但唐军在汉江南岸防御,迫使他们也不得不出城探查唐军的动静。

  这时,两名手下奔回来道:“首领,发现了唐军动静,一万五六千大军离开军营,向西面而去,都是骑兵!”

  另一名探子也道:“发现战船三百余艘也同样向西方驶去!”

  探子首领点了点头,崔将军让他们发现唐军西去便立刻汇报,他当即写了一封情报,交给一名手下,“潜过江去,把情报交给崔将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