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尉缭子》之战法行于天下,皆赖陛下之信任也。老臣眼瞎,言说陛下刻薄寡恩。陛下不以为杵,反而召臣归秦,许以大秦武职最高的国尉一职。

  “如此深恩厚意,老臣万死,也难以报答其万一也。可笑老臣目光短浅,自始至终,只相信自己判断。认定陛下厚禄乃是做与天下人看,为招揽人才,待天下平定必要追索前事。直到陛下赦免隗状,分封群臣,老臣方知,陛下实乃圣君也!”

  五十多岁的尉缭字字发自肺腑。

  眼中虽没热泪,言辞中的恳切却让人丝毫不怀疑其言语真假。

  但听着尉缭这番动情言论,始皇帝没有丝毫感动,他内心还自嘲了一下。

  若是没有成蟜,朕若是不行郡国并行制而是行郡县制,如今还是一个刻薄寡恩之辈罢了。

  “国尉是大秦一统天下战略制定之人,对朕有何想都无损于国尉泼天之功。国尉今日前来,可是想回封地颐养天年?

  “早年国尉离秦,朕以五百骑强追拿回。今日国尉若厌了咸阳生活,朕当以五百骑送国尉回封地,国尉可乘朕驷马王车而行。”

  咸阳生活确实没什么意思,这点始皇帝早便知道。

  是以这番话说出来,也完完全全是体谅尉缭的本意。

  年迈之人受不了旅途劳顿之苦,始皇帝还将只有自己有资格乘坐的驷马王车借给尉缭,只愿尉缭能平安回到封地。

  始皇帝处理人,处理事。

  真的很少带有太多个人情感。

  天下没有哪个人愿意被说是刻薄寡恩,始皇帝也不愿意。

  但其内心不喜尉缭,始皇帝却能压住本心,公允地封赏尉缭。

  这位千古一帝说一不二,威势力压华夏五千年之久。

  但终其一生,他也没以个人情感,任性地做下过什么决定策略……

  尉缭羞愧摇头。

  “老臣未有离咸阳之愿,今日来此,只为向陛下言说。李斯所说二策,不可因长安君一句言论而不行之啊!”

  始皇帝松开握住尉缭的手,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茶汤。

  “国尉说朕刻薄寡恩,朕不以为意。今日朕说国尉一句贪得无厌,国尉意下如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