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杨英说道。

  杨俊怒斥:“你晓得个屁,务必要杀了老白员外!留下两个头领,带喽啰搬运钱粮,剩下的人全都跟俺追杀!”

  如果山贼此时撤退,可谓大获全胜,能够带着财货从容撤离。

  可是,杨俊忌惮老白员外的威望。

  一旦老白员外不死,必然对知县施压,募集乡兵全力进攻黑风寨。到那个时候,祝主簿根本拦不住,黑风寨今后别想再有安宁。

  “追!”

  杨俊提刀冲在最前面,其余山贼头目,只能带着喽啰跟上。

  但山贼们已经没了战意,都想着那些财货呢,盼望早点回去分钱,谁特么还愿意继续拼命?

  ……

  山贼一来就齐声呐喊,白家大宅也敲响铜锣。

  夜里山村静谧,茶园虽离得很远,却也隐约能够听到动静。

  老古奔到屋外,仔细聆听数息,猛地叫喊道:“有贼人,快快起来!”

  张广道已经出来了,手里还端着把朴刀。

  老古则回到屋里,取出一把眉尖刀,这玩意儿是军队制式武器,百分之百属于民间管制刀具。

  北宋的武器管理,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表现出宽松和严厉两种态度。

  总的来说,时间越往后就越严,距离边疆越近就越松。

  像川陕、广南这些地方,由于不经常打仗,就连正规军都不准持有武器。平时训练,用木枪、木刀代替,遇到战事才能申请兵器。

  而河北、西北就完全不同,士兵可以把武器带回家,因为要随时防备敌兵南下。甚至在秋天,这种战争高发季节,官府还会把兵器、甲胄发给保甲壮丁。

  宋徽宗时期,因为起义频发,对兵器管理最严格。

  刚开始为了省钱,让民间组织弓箭社,老百姓自己购置弓箭训练。渐渐的,把弓箭社全部取缔,任何人都不准私藏弓箭。

  方腊起义之后,在江南地区,甚至不准百姓持有朴刀,就更别提其他的武器了。

  “快聚众下山!”

  张广道焦急催促,姚大哥的儿子还在山下呢。

  老古的儿子也在山下,他同样焦急得很,去邻近的各家茶户逢门就踹。

  点齐二十多个壮丁,老古已经等不及了,只带这些人就急匆匆下山。

  半路遇到许多村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