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1" class="gcontent1">

  三是受灾流民太多,地方需要以工代赈,于是威逼利诱富户掏钱,把大量流民都弄去修水利。水利一旦修好,对富户也有好处,甚至可以联合官吏侵占土地。

  相起比徽宗朝的日渐凋敝,大明新朝建国的第一年,各地就有了欣欣向荣之象。

  跟朝鲜使者差不多时候进京的,还有李彦和蔡攸。

  蔡攸试图返回福建老家,隐姓埋名度此余生。

  但他还没走出浙江,就被自己的亲随给举报了。因为新来的浙江布政使张朴,命令全省张贴海捕文书,并给东南小朝廷的奸臣都开出赏格。

  至于李彦,则是被山民抓获。

  好几个太监结伴潜逃,宋徽宗没有带钱的习惯,他们身上可都藏着金银。

  但就是这些金银坏事儿!

  铜钱太重太贱他们没带,饿极了只能用金银买吃的。偏偏他们又往山区逃跑,竟在山村使用金银,不被村民怀疑才怪了。

  “快点走,不要磨磨蹭蹭!”

  一鞭子抽过去,差点抽得蔡攸摔倒,那副枷子实在太重了。

  蔡攸再度看见东京城墙,一时百感交集,不禁双目垂泪。

  包括李彦在内的几个太监,也陆陆续续下船,他们自知命不久矣,开始在岸边痛哭流涕。

  高丽使者正好在码头上,权通说道:“那位似是蔡攸。”

  李资亮不禁感慨:“我也在御赐宴席上见过,当时蔡学士风度翩翩,不成想竟落得如此下场。”

  “快走吧,莫要跟此人有联系。”李永说道。

  ……

  朝会。

  阁臣翟汝文率先出列:“今奸贼被抓获,有人建议用凌迟之刑,否则不足以泄民众之公愤。臣以为,凌迟有伤天和,不但不可为常刑,便是偶尔为之亦不可。”

  刑部尚书柳瑊却说:“不以峻法,如何震慑宵小?蔡攸可不用凌迟,但李彦虽不是六贼,却比六贼之一的杨戬有过之而无不及,必须以凌迟惩处之!”

  两人开了个头,其余官员纷纷发表见解。

  支持凌迟和废除凌迟者,差不多是五五开。还有一些在和稀泥,认为李彦应该凌迟,但这种刑罚今后必须慎之又慎。

  张根一直没发言,朱国祥问道:“首相以为如何?”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