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康熙道:“朕叫顺天府归拢了每年炭毒死亡人口,每年冬天竟有数十人死于炭毒,还有上百人侥幸没死,也失语、瘫痪,只能缠绵病榻,既是你留心成方,可以查一查治疗炭毒的方子……”,

  不但京城,就是宫里,每年冬天也有中炭毒伤亡的人。

  只是因为“毒”听着忌讳,记档的时候就多按“伤寒”、“中风”记录。

  九阿哥惊讶道:“这么多人么?儿子居然没留意过。”

  那这成方还真可以吩咐乐凤鸣找一找,要是能试出得用的方子,救人性命,也是功德。

  这世上最大的事情,就是人命了。

  康熙点点头。

  虽说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可这种横死却是让人不舒坦。

  九阿哥道:“那儿子晓得了,这就留心此事!”

  逝者已矣。

  谁也没有叫人死而复生之力。

  活着的人,要是能排干净炭毒,逐渐恢复起来,那也是大好事。

  康熙传九阿哥,就是为了这几件事。

  既然说完了,他就打发九阿哥下去。

  九阿哥没有急着走,拿了一个荷包给梁九功,道:“这是给谙达预备的年礼……”

  梁九功没有立时收着,而是望向康熙。

  康熙挑眉道:“是什么,拿来给朕瞧瞧·”

  这一年下来,还没完没了了。

  他是不是要提醒九阿哥一声,瓜田李下,学会避讳些。

  九阿哥就双手奉上道:“薄荷糖,去嘴里的味儿用的,想要吃个蒜泥白肉、韭菜饺子什么的,也不碍的……”

  近侍太监,不能吃味道重的东西,怕有口气,熏着皇上。

  九阿哥碰到过两次,看着就觉得没什么滋味儿。

  康熙觉得手中沉甸甸的,打开来,里面是糯米纸包着的一颗颗方糖。

  他毫不客气的丢了一枚放在嘴里,满口薄荷的清凉。

  嗯,味道不错。

  不过,他并不想要夸人,看着九阿哥道:“整日里不能琢磨些正经的?”

  九阿哥认真道:“这多正经,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能痛快吃肉,哪怕一年就这么几天,也不错啊!”

  福晋说过,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像梁九功、魏珠这样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