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越过其他妃嫔的内膳房,得了这些赏赐,估摸着不少人眼红。

  毓庆宫那边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因为那边的日常供应就是排在前头的。

  从不缺这些东西。

  就像二所得到的橘子,只有两盘子,毓庆宫却直接能得两筐。

  毓庆宫习以为常,宫里其他人也习以为常。

  可要是二所得了两筐橘子,怕是嫔妃们心里就不会舒坦。

  舒舒点头道:“年前就一回了。”

  东西赐了这么些下来,二所也要知趣些,送些年菜敬过去。

  接下来的两天,二所膳房就是加紧了预备年菜。

  六个灶,几乎都不闲着,从早到晚。

  九阿哥不用去内务府了,夫妻俩都闲下来。

  两人就结伴去了趟景阳宫,还回了《新唐书》,又借了一套《资治通鉴》回来。

  《新唐书》六十六册,六月底大婚后借的,陆陆续续的,现在才看完。

  九阿哥是将这个当成话本子看了,最喜欢的就是英国公李勣。

  因为他有开疆扩土之功,且鲜有败绩。

  哪个少年心中,没有个大将军梦?

  换了《资治通鉴》后,他没有从头看,而是从唐纪开始看,从里面找关于英国公的事迹。

  舒舒则是从头看起。

  《资治通鉴》的开篇,是“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这一段历史不像秦汉隋唐元明清这种大统一史,让后世民众耳熟能详。

  挺新奇的。

  就是文字晦涩了些,信息量太足。

  舒舒看了两页,脑子里就有些乱,眼睛也花了,就撂下了。

  她有些怀念外头的话本子。

  现下话本子虽然还不是白话,可是差不多就是《红楼梦》那种风格,阅读感好多了,简单易读的,脑子也不卡顿。

  这样每天就是吃饭看书的日子是不是太悠闲了?

  好像没有什么意义。

  就算小榆写着胭脂铺子的计划书,外头的生意明年也会陆续铺陈开来,可是舒舒好像还是混沌度日似的。

  舒舒抬头,看见了书桌上放着的鎏金小立钟。

  钟面不过小儿拳头大小,看着十分精巧,后面还嵌了巨龙环绕金色太阳的图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