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海淀比城里凉快不少,孩子也不用整日闷在屋子里。

  舒舒就跟伯夫人说了,也叫人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过了节就去海淀小住。

  十阿哥夫妇,也要跟着去的。

  这一日,就是端午节正日。

  大兴西瓜地的头茬西瓜已经下来了。

  贝勒府这里,做了好多种粽子,除了江米的,还有老黄米的,有甜的、也有咸的。

  在宁安堂的院子里,舒舒叫人搭建了凉棚。

  凉棚下摆了两米见方的木榻,尼固珠跟丰生几个早晚太阳没有那么晒的时候,就在这里玩耍。

  因过节,晚饭就摆在了这里。

  尼固珠最爱猪肉粽子,喜欢那红彤彤的酱油色,吃的领巾上都是米粒,眼睛都眯上了。

  丰生则是爱吃豆沙甜粽子,每次都能两个。

  阿克丹只吃白粽子蘸白糖。

  伯夫人跟九阿哥都吃不惯咸粽子,就吃老式的红枣粽子。

  九阿哥道:“这南边人怪有趣的,就爱跟咱们不一样,粽子、元宵、月饼居然都是咸口的……”

  伯夫人道:“听说他们炖肉都是甜口的,确实怪怪的。”

  舒舒听着直乐,这个问题几百年后大家都没弄明白。

  她胃口好,甜咸都爱吃。

  除了粽子,席上以清淡素菜为主,剩下就是应季的瓜果,荤菜不多。

  天热,人都没精神,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没有什么胃口。

  这会儿功夫,崔百岁脚步匆匆而来,道:“主子,福晋,信郡王府来报丧,信郡王薨了……”

  舒舒与九阿哥对视一眼,露出惊讶来。

  这位不是装病?

  是真的病了?

  三月底贝勒府办席,给信郡王送了帖子,信郡王就是报病没有来。

  伯夫人见两人不动地方,催促道:“别耽搁了,既是报信的人来了,还是早些过去……”

  这是正蓝旗的旗主,九阿哥封到正蓝旗,要去帮衬着料理丧事的。

  信郡王府只有一庶孙还有一庶子,年岁都不大,不是能主丧的年纪。

  九阿哥起身,带了庆幸,跟舒舒道:“幸好爷交了内务府总管,要不就是爷给他治丧了!”

  舒舒道:“一会儿到了信郡王府,爷少说两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