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逢年过节的就有瓜果点心送来。

  去年一来,知晓其抽旱烟,就说要送一些上好的种子过来孝敬。

  这对于琉璃村来说,可是一件大事。

  一旦琉璃村有着比十里八乡更好的烟叶,还能达上商行兜售,发达还会远吗?

  至于抢?

  开玩笑,一个村一两千人,县太爷来说都不能进。

  “旱烟这玩意真是个好东西,累了抽上一口就精神了。”族老感怀道:

  “听说是万历爷、天启爷那会传到咱们这的,这是好玩意啊——”

  “哼,隔壁那庄子也种着不少,藏得跟宝贝似的,都不让人看。”村长愤愤道。

  “别瞎说,人家是大官的庄田,你瞅瞅那水车石磨,可这房山县能有几个?”

  族老见识广,连忙道。

  不一会儿,劳累的村民们也歇下,熬不过这烈日,一个个缩在树荫下吃着妻儿送来的午饭。

  也只有在农忙时,一日三餐都是干的。

  “叔,您瞧果然是大官呢!”村长指着远处的堤坝,面色大动。

  族老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才瞧了仔细:

  只见那琉璃河的堤坝上,一行百人来,簇拥着一位身着华服的男人,似乎在欣赏着风景游玩。

  “这大热天的,也不知这群官爷看什么。”族老摇了摇头,对着村长道:

  “人家是贵人,你招呼点大家别过去惊扰了,然后送点咱们村的土特产过去。”

  “人家能要吗?”村长诧异道:“光是那一身衣裳,估计都能买几十亩地了。”

  “人家是官,讲究的是面子,咱们送的东西虽然不值钱,但人家领着就得回点东西回来。”

  族老眼眸中透着狡黠:“他们想着不值钱,对咱们来说就是好东西。”

  堤坝上,朱谊汐眺望着远方,一座巨大的风车石碾缓缓转动,旁边伴随着水流哗哗作响。

  巨大的风车叶,近距离下显得格外的夸张,不过一袋袋的小麦从入口而进,在出口变成了一颗颗麦粒。

  “一石麦能出几成?”

  “陛下,若是寻常的石碾,那就是五成,风车则是五成半,还更精细些……”

  一旁的管事小心翼翼地说着,两股微颤。

  很显然,相较于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