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看到他派头十足又衣着华丽,也知道肯定是南平城内的大人物。

  而这样的人物对苏泽竟然如此尊重,更是让三人觉得苏泽不同凡响。

  于宗远眼睛一转说道:“要不是上次先生的锦囊妙计,我怕是要被爹打死了,苏先生,我在邀月楼备下酒席,几位先生同去?”

  邀月楼是南平县城内有名的酒楼,陈朝源、熊岳和林清材三人也只是听闻从没听过,这个锦衣男子一上来就是这么大手笔,竟然只是要向苏泽求卦?

  苏泽倒是没有拒绝,很是果断的答应下来。

  请到了苏泽,于宗远心情大好,他一拍脑袋,又从袖子里掏出了四份白签的拜帖,递送给四人。

  拜帖就是明代时候的名片,上面写着自己的身份和名字,在日常交往初次见面都会先发拜帖。

  送拜帖是读书人之间的潮流,于宗远其实算不上是读书人圈子的,但是他爹是三品指挥使,于家在南平城内也算是望族,所以于宗远也附庸风雅的带着拜帖。

  相反,苏泽等四人因为没有功名,家境又贫困,所以也没钱购买拜帖。

  大字不识几个的于宗远用拜帖,苏泽他们四个正经读书人却没有拜帖,很合理,这就是大明。

  三人看到于宗远视延平卫指挥使家的公子,纷纷对于宗远保持距离,心中充满畏惧。

  要知道延平卫在南平城内的名声,基本上就和土匪强盗差不多。

  而这位于二公子的名声,在南平城不说是让小儿止啼,也算是人憎狗嫌。

  三人接了拜帖,已经想要逃回县学了,也不知道苏泽怎么认识于宗远这样的人物的。

  苏泽捏着白签拜帖,说是白签,但是以这个时代的造纸工艺,实际还是有些发黄的。

  不过于宗远所用的纸,是等级最高最白的签纸,价格是相当高昂的。

  大明朝的纸一向不便宜,长宁卫至今没钱买笔墨纸砚,苏泽在长宁卫都是用沙盘练字,这几天在县学才用上了本纸,才将书法技能肝到了Lv2,150/200。

  苏泽从海瑞那边听到了纸的价格,一百张纸就要近一两银子,寒门读书何其难也。

  要知道江西铅山和福建连城都是全国著名的纸产地,纸的价格已经要比北方低不少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