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葡萄牙人在远东商业和政治上的首领安东尼为首的商人团体,他们对于长崎的态度是比较软弱的。

  安东尼顾及的并不是倭国,而是东南。

  丰臣秀吉这一次出兵,除了打出宗教的口号之外,还提出了所谓的“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就是东方是东方的东方,丰臣秀吉拒绝西方人染指东方事务,而葡萄牙人在长崎修建教堂,管理商会,甚至引诱一名大名皈依,这都是在扰乱东方秩序。

  丰臣秀吉这封信,确实让葡萄牙在远东的商人们都有些担忧。

  自从苏泽强硬的驱逐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据点后,接下来是东南的舰队突袭了马尼拉,驱逐了比葡萄牙人更强大的西班牙人,这一切都让占据麻六甲的葡萄牙当局非常惶恐。

  虽然东南已经表示,对南洋现有的秩序表示尊重,但是葡萄牙人依然非常的恐惧。

  因为他们占据的麻六甲王国,曾经是大明的朝贡国之一。

  而这批麻六甲王国的后裔,如今也在南洋活动,高唱旧有的朝贡关系,要求继续向东南朝贡,驱逐这些西方人。

  而他们喊出来的口号,也是东方主义。

  长崎对于葡萄牙人很重要,但是也绝对比不上麻六甲。

  葡萄牙人的香料贸易,最主要的集货地就是马六甲,如果失去马六甲,那葡萄牙将会失去视为国家支柱的香料贸易航线。

  而相比之下,长崎的这些利益,丢了也没有关系。

  这是商人和政客的想法,但是影响葡萄牙政策的,还有一个势力,那就是耶稣会。

  甚至可以这么说,长崎的成功都不是葡萄牙商人的贡献,而是耶稣会的成果。

  对于耶稣会来说,他们在东方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

  在各地的传教事业都不顺利,在中原帝国的传教更是遭遇了巨大的失败,澳门的教堂全部被拆毁。

  而如今在整个东方最大的成果,就是长崎了。

  长崎是耶稣会最大的成果,长崎大名都改信了,而且整个长崎建设了大量的教堂,很多百姓也随着贵族和武士们信了教。

  让耶稣会将长崎吐出来,这让那些狂热的教士如何能够答应。

  而耶稣会本身在葡萄牙也拥有巨大的能量,远东殖民地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