铳和大刀大枪。

  这种军队就不要指望他们真的能打仗了,他们更多的工作就是在前线种田。

  所以山东虽然有四镇的新军,但是待遇上却天差地别。

  李成梁的军令到了山东,要求山东各军伺机而动。

  而李成梁离开山东的时候,也害怕自己的继任者和自己一样,割据山东成为下一个大将军。

  所以他为了平衡,取消了山东总督和新军大臣这个职位。

  山东的军政事务,由山东巡抚和四镇统制官一同商议解决。

  这一次是军务,山东的民政官员自然不用出席,但是四镇统制官坐在一起,同样也没谈拢任何话题。

  李成梁的本来用意,是要求四镇统制官互相制约,不要形成一个军头。

  但是现在到了真正需要出兵的时候,四镇统制官坐在一起,却也没办法商议出一个有效的结果。

  首先是厢军的统制官先说:“东南贼军直扑河南,徐州的防务肯定是空虚的,这时候应该以精锐之师攻打徐州,我山东新军第一镇和第二镇在后方接管城市,这样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明新军第一镇的统制官立刻不满的说道:“徐州虽然空虚,但是东南贼在徐州修建了战壕和棱堡,又有大量的火炮防守,还有火车运输其间,一座城市遇到攻击,多个城市一同支援,根本不是我们山东这点兵力能够打下来的。”

  “我们应该出兵在徐州周围袭扰一下,厢军熟悉地形,你们长期在前线,出动掠夺一些人口和粮食回来,就能向大将军交差了。”

  厢军统制官一下子站起来说道:“你也知道东南贼防守森严,我们厢军的火枪还没配备齐全,现在去不是送死吗?”

  “要我们出动,先把你们第一镇和第二镇克扣的武器给我!”

  李成梁为了让手下不要团结起来,故意制造了很多矛盾。

  比如装备上有限给嫡系的大明新军二镇,淘汰装备给山东新军,最差的装备给厢军。

  厢军多次提出要更换装备,都被上面拒绝。

  如此下来,各镇之间的矛盾深厚,为了武器人员和物资争抢不已。

  果然这一次的军议又是不欢而散,等到李成梁的第二道军令传来,明确要求在山东的四镇新军同时出兵攻打徐州,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