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所以等到李春芳意识到了这件事的时候,京师的物价已经失控了。

  从没有处置过这种问题的李成梁,不得不继续召集自己的亲信,商议京师物价的问题。

  李成梁的这些亲信,如果说是带兵打仗还能凑合,但是让他们处理经济问题,那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

  「大帅,俺以为直接抓了那些涨价的女干商,规定粮食平价出售不就得了!」

  「不许商品涨价不就好了!」

  「杀了那些哄抬物价的的家伙!」

  这帮丘八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里话外都是要动刀子,但是李成梁却一言不发。

  这也不是李成梁心善,而是他现在也很清楚,经过从高拱到张居正,再到李春芳的改革后,整个明廷也已经建立了一套经济体系。

  这一套经济体系虽然比不上东南的精密,但是商品和货物的流转,要比以往明廷的体系有成效多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套新的商品流通体制,才能适应如今复杂的生产活动。

  一根新式火枪,就需要山西的优质石炭,关中的精铁,辽东的硫磺,山东的硝石。

  这些东西需要通过商业活动运输到京师,然后在兵工厂中生产。

  而如果整个经济体系

  崩溃了,那这些物资就没办法运送到工坊中,也无法恢复物资生产。

  这可是要比粮食价格上涨更可怕的事情。

  李成梁看着手下,又看向自己手下唯一的读书人山蒿先。

  山蒿先叹息一声说道:「大将军,属下也不懂这货殖的学问啊。」

  李成梁病急乱投医的问道:

  「山先生可知道何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山蒿先毫不犹豫的说道:「张相公。」

  张相公,不就是张居正吗?

  一听到这里,众人纷纷开始喊道:

  「山蒿先!你是何居心!」

  山蒿先面不改色的说道:「我大明能通货殖之术的,非张相公莫属,如果大明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有张相公了。」

  李成梁也有些犹豫,他自然不愿意去求张居正,而且张居正也不一定愿意出山。

  山蒿先说道:「大将军可以征召张相公的儿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