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铸的小钱,一开始时候还好,一枚东南银元改铸三枚大明银元,市场上也是这么兑换的。」

  「等到了李春芳执政的时候,明廷已经入不敷出了,为了给下面发赏钱,明廷将一枚东南银元改铸成十枚东南银元。」

  「在李春芳执政末期,中书省已经是风雨飘摇了,那时候户部官员都在自己私铸银元,甚至一些商人也在私铸,当时京师根本没有人管。」

  「明廷银元信用大跌,如今一枚东南银元足足可以兑换十五枚明廷银元,价格还在不断的下跌,如今我们工坊做生意,很多生意伙伴只收东南银元了。」

  「银元在贬值,但是铜钱却在升职,京师百姓如今已经没有铜钱用了。」

  「这是为何?」

  「明廷这边铸炮技术不过关,用纯铁铸的火炮容易炸膛,需要用铜铁来制造火炮。」

  「为了铸炮,工部将市场上的铜钱抽走了更多,原本银铜并行的货币体系,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如今没有铜钱,只剩下不断贬值的银元,物价就再也没有稳定的基础,今年过年以后,京师物价已经飞涨了。」

  「老夫最近读书,这就是苏大都督所说的,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颜钧对于东南的政治体制并不

  是特别赞同,他的政治理想更类似于当年何心隐在老家创办的乌托邦式的社会,这也是泰州学派不少弟子的政治理想。

  何心隐在试验失败之后选择了失败,但是颜钧却不这么任务。

  他认为之所以何心隐的实验会失败,是因为他在农业社会进行的实践,农业社会的生产力不足,而且缺乏商品交换的基础,在人数过少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最后导致了失败。

  何心隐在自己的社会实践失败之后,选择了在东南出仕,在苏泽的麾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颜钧认为,在现在的城市中,可以通过工坊来实现这种平等社会,通过雇工自治的方法经营工坊,将所有的利润都分配给工人,完成完成他心中大同社会的梦想。

  颜钧虽然对于东南的政体体制认同,但是对于苏泽的经济学理论很赞同。

  相比于苏泽在政治理论上的著作,他所写的一系列有关经济的著作,阅读的人很少。

  很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