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的,怎么可能出现弹压群臣的权阉啊。

  外戚?那就更不要想了。

  李家父子还背负着毒杀上皇的恶名,做做生意也就罢了,他们也没有能力参与朝政。

  但是政治上,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李春芳已经被罢免了,那不可能再让他出来了,换人是必须的了,但是到底换谁?

  李太后召集中书省和六部大臣,以及六科都察院的言官御史,再加上在京的勋贵,以及李氏父子和陈太后的弟弟这几个外戚,一同商议继任者的人选。

  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参与了倒李的活动。

  清流言官是发起者,李氏父子是鼓动者,但是他们此时也在争论不休,推不出一个有能力来执政的人选。

  一部分人说要从天津请张居正回来,这自然遭到了很大一部分官员的反对。

  张居正作风强势,如果他回来执政,那肯定要清算当年背叛他的人,在场很多人都参与过倒张。

  还有人说要请高拱回来,但是也遭到了不少人反对。

  高拱也是独断专行的,而且这么多宰相都是被言官搞下台的,那么张居正和高拱回来,都一定会清洗言官,这些清流是坚决反对的。

  高拱和张居正不回来,李春芳执政的时候中书省也没有副相,六部尚书根本没有威望,清流就不要说了,他们的品级低微,根本不可能执政。

  现在的选择,就剩下地方上的督抚重臣了。

  清远伯李炜小心翼翼的说道:

  “太后,臣推荐新军大臣,山东总督李成梁。”

  这句话一说,整个朝堂都炸了!

  一个文官立刻跳出来说道:

  “胡闹!李总督是武官,我朝哪有武官执政的道理!”

  这一次文官们出奇的一致,他们立刻团结起来,推荐河南总督陈以勤出任中书丞相。

  李太后在垂帘后看着父亲,以她对父亲的了解,父亲也不知道是收了李成梁多少的好处,才跳出来给他说话。

  也难怪文官们激烈反对,李太后的政治智慧也看清楚了,李成梁是武将出身,如果由他担任中书丞相,等于打破了文官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文贵武轻的制度传统。

  谁知道这一次李炜颇为强硬的说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