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近战步兵的防御,甚至有的明廷指挥官会在侧翼布置火枪兵方阵,或者组成半圆形或者方型的方阵,来阻止骑兵从侧翼突袭。

  对于战场上的这种变化,熊况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熊况提出也要给骑兵增加远程武器,特别是火器。

  熊况的方案是,每一个骑兵要配备三枚手榴弹,日常操练中增加骑马掷弹的训练,在面对有步兵防御的火枪兵方阵的时候,可以使用手榴弹来破坏敌军的阵营。

  除此之外,熊况认为骑兵应该装备最先进的火器。

  如今南京兵工厂生产的击发式短铳,使用弹簧击发的方式点燃火药,短枪管比正常火枪要轻,可以在马上操作。

  熊况也增加了马上火枪射击的训练,他认为先进的短发火枪,可以让骑兵成为火枪兵火力的延伸,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了骑兵之外,熊况也提出了增加炮兵,特别是野战炮兵在作战中的作用。

  俞咨皋在广西使用的轻型火炮,这种携带方便的火炮,可以在火枪兵阵地后方形成火力压制,利用火炮齐射来远程打击地方的火枪兵阵型。

  熊况认为这种先发制人的火炮打击,也是符合他的进攻学说的,既利用进攻造成敌方阵营的混乱,从而制造进攻的机会。

  这就是熊况的战略思想,战场上只有发动进攻,才会出现变局,而掌握进攻一方的人,则拥有战场的主动权。

  对于熊况的进攻论,南京这边军事学院中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认为,进攻确实要比防御好,进攻可以让地方露出破绽,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更有利的战术。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在现在的战争中,进攻并不是一件收益高的事情,特别是敌人如果躲在防御工事中,那进攻就失去了意义。

  这部分人则认为,防御是比进攻更重要的事情,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沽炮台了。

  自从大沽炮台设立之后,就依靠防御卡着了北方最重要的战略节点,给东南提供了巨大的战略价值。

  双方可以说是争论不休,但是依然不妨碍熊况成为了军校学生崇拜的偶像。

  林德阳拿着一份文件说道:“大都督府同意了你的武装侦查的想法,允许你们独立团尝试打通南下入川的通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