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徐琨看来,铁路根本不是一门好生意,甚至是一门糟糕的生意。

  徐阶耐心的听完了儿子说完,这才说道:“你说的不错,铁路从现在看确实不是一门好的生意,甚至是一门糟糕的生意。”

  “但是为父这几年想到一个道理,做人不要看自己现在是多么风光,更是要看到未来。”

  “就拿严嵩来说,他压制了老夫几十年,权倾朝野,最后落到了一个曝尸荒野,抄家灭门的结果。”

  徐琨还是有些不耐烦的说道:“爹,您说的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咱们东南是法制社会,怎么可能动不动抄家。”

  徐阶感慨儿子的天真,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而是说到:“那爹换个说法,你在商业上是有天分的,你的儿子们呢?”

  徐琨愣了一下。

  徐琨也已经是四十多了,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

  但是这两个儿子,目前看来都没什么商业上的天分。

  甚至将这个范围扩展到他的另外四个侄子,徐家第三代人好像都没什么商业上的才能。

  这也是徐琨一直发愁的事情。

  他已经四十多了,就算是徐家人长寿,徐家的产业如今也遍布东南,他也已经跑不动了。

  很多事情需要儿子出面去做,可是那两个儿子不提也罢。

  长子徐锦,一直都对算学感兴趣,这还不是那种账房那种算学,而是徐琨完全不能理解的算学。

  什么求导数,什么微积分,在徐琨看来就是天书。

  前阵子长子瞒着自己去南京考上了天工书院算学科,竟然放弃家族产业去读书去了,差点没把徐琨气死。

  次子徐绣算是一个正常的纨绔子弟,对于声乐非常喜爱,经常出没于声乐场所。

  这家伙甚至还去码头去找西洋人,学习他们的乐器。

  前段日子更是资助了一支乐队,竟然搞的全城轰动,吓得徐琨连忙将次子禁足在府内,禁止他出门瞎折腾。

  徐阶这么一说,徐琨头疼起来。

  徐阶又说道:“而且伱说现在铁路不是好的行业,那我且问你,棉纺织八年前的利润如何?”

  八年前?那就是苏泽的《天工开物》在江南刊行的时候,那时候徐琨果断砸了家里订购的旧纺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