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每一次明廷进攻,都会付出比东南更大的损失。

  可以说是第五旅一个旅,就牵制了山东的三镇新军和明廷河南新军。

  防御学说的军官们,认为在这个火炮和火枪的时代,进攻是非常不划算的。

  东南只需要将堑壕和棱堡推到山东,推到济州城下,就能够击败敌人。

  战争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敌人进攻自己的阵地,而不是主动去进攻别人防守好的阵地。

  不得不说,防御学说在东南军方内部,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市场。

  这种学说有市场,自然是正常的。

  谁也不想要在战场上,冒着敌人的火炮和火枪冲锋,谁不愿意在工事完备的堑壕和棱堡中,等待敌人上来送死,只要扣动扳机和发射火炮,就能取得胜利呢?

  甚至在南京军事学院内部,毕业前往徐州,已经成为了军校毕业生们挤破头的选择。

  不需要野外艰苦行军,不需要在热带雨林中作战,不需要在平原上冲锋。

  连行军都可以乘坐火车,就可以迅速完成换防,这样的日子谁不愿意呢?

  对于这种防御学说,熊况是嗤之以鼻的。

  在他看来,光靠着防守就能消灭敌人吗?

  将棱堡修到山东,难道还要修到京师吗?

  这种防御学说,完全是放弃了东南的武器装备优势,放任明廷追赶东南的军事优势。

  熊况提出一种和防御学说完全相对的进攻学说。

  熊况对着手下的学员说道: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在敌人组织起来之前击溃敌人,就是最好的防御!”

  “但是进攻也不是无脑的冲击敌人的阵地,更不是冲向敌人的火炮和火枪去送死。”

  “打仗需要的是这个!”

  熊况指着自己的脑袋说道。

  “进攻是最需要思考的战争行为,比起死板的防守,进攻需要思考战场的各种情况,并且制定和战场局势完全不同的战术。”

  “总之,防御是懒惰的作战,防御只需要按照操典,照本宣科的建造防御工事,然后躲在堑壕中和对方对射就行了。”

  “但是进攻是需要动脑子的,需要通过脑力和意志取得胜利。”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