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到东南的体系中,那岂不是又能安享几百年的和平?

  木下藤吉郎再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倭国正是因为距离中原太远了,始终得不到中原光芒的庇护,一直都处于动乱之中,至今依然得不到平息。

  而眼看着东南正在飞快的开疆拓土,等到中原统一以后,倭国那时候再臣服,还能得到朝鲜的待遇吗?

  木下藤吉郎第一次开始为自己国家的未来思考起来。

  在地缘上,朝鲜在陆地上和中原接壤,在海洋上正好是中原北部的屏障和贸易中转。

  所以朝鲜本身并不需要做什么,靠着中转贸易就能够吃饱饭了。

  而紧挨着中原的独特地理位置,又让它可以处于中原王朝的保护中,只要表示恭顺,甚至连防务都可以免了。

  实际上,朝鲜的战斗力如此拉胯,就是这样的原因。

  朝鲜北方的游牧民族,一般都是大明的辽西镇帮着阻挡的,明军甚至出兵帮着朝鲜扫荡过边境的游牧民。

  而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明廷可以说是将全国大部分精锐都送到了朝鲜,帮着朝鲜抵抗倭国进攻。

  甚至这种惯性都持续到了清末,一直到倭国在明治维新后再次崛起,又一次和历史重演一样进攻朝鲜,只是这一次中原政权已经衰落,自身都已经难保了,朝鲜这才进入到近百年的殖民时代。

  事事都独立自主,就等于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追求完全的独立自主,那是强国的特权。

  朝鲜和倭国这样的小国,其实并不是那么在意所谓的“独立性”。

  而大明的宗藩体系下,倭国甚至还羡慕朝鲜经常可以去给大明朝贡,甚至发生过争贡的事件。

  对于木下藤吉郎来说,倭国和朝鲜这样的小国臣服于大国,在大国的庇护下可以省去很多弯路,也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而东南崛起下制定的新的秩序下,倭国和朝鲜也绝对会是重要的一环,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好处。

  眼看着朝鲜已经快要融入到东南秩序中,而自己的祖国还在乱战,木下藤吉郎没由来的焦急起来。

  李舜臣不知道同伴的焦虑,他还要着手处理汉城的问题。

  眼看着高大的汉城城墙,李舜臣突然明白了苏大都督的那篇文章的意义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