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军官需要学习的科目就更多了。

  苏泽说道:“当新的阶层出现后,必然会推选出他们的代理人,来争夺更多的权力和资源。”

  “李成梁就是明廷这个新阶层的代理人。”

  徐渭连忙点头。

  苏泽将手里的管道接上机器说道:

  “历史大势滚滚向前,新的阶层总要比皇帝师生地主要强。”

  “让陈璘集中兵力,给这位定国公徐文壁一次惊喜,也是我们送给李成梁的一份礼物。”

  徐渭会意的接下了苏泽的命令,立刻安排人马送往徐州方面。

  苏泽终于放下了手里的零件,他擦掉手中的油污,仿佛刚刚讨论的山东军情,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正色看向徐渭说道:

  “时代发展了,若是制度不能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那各方政治势力都会倒逼进步。”

  “文长,我们东南的政体,也要改上一改了。”

  “那件事筹备的怎么样了?”

  徐渭明白苏泽说的是什么事情,他看向苏泽说道:“大都督,您真的要走这条路?”

  苏泽点头说道:“这是当然,我们要推翻朱明江山,可不是为了再弄出一个新的出来。”

  “再说如今东南的临时体制,已经有很多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尽快将制度规范下来,日后麻烦更多。”

  徐渭点头说道:“人员已经定的差不多了,不过这件大事还需要大都督亲自宣布。”

  苏泽擦了擦手上的油污说道:“那就尽快筹备吧。”

  隆庆二年,东南这边的新历二年,,东南的所有报纸上都统一宣布了重磅消息。

  东南大都督苏泽宣布召开“制宪会议”,召集东南各方代表,为东南制定一部根本律法。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制宪会议看起来和他们关系不大。

  更重要的一件事,在这里制宪会议过后,要推举出东南第一届的内阁。

  按照报纸上的说法,东南设立的内阁制度,更像是回归到了古老的群相的政治体制。

  这是汉初、唐宋曾经实行过的一种制度。

  内阁大臣就是那个时候的宰相,坐而论道,制定东南的大政。

  在苏泽这个东南大都督下,分别设立首席大臣,财政大臣,交通大臣,教育大臣,司法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