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领全军最好的人选了。

  他是京师武备学堂的祭酒,这三镇新军的中高层军官都是他的学生,取代王本固担任三镇统制官是恰当的人选。

  李成梁经略辽东过,显然也是懂得政事的,有他在山东主持局面,好歹能压住各方势力。

  李成梁也是对东南作战最有经验的武将,大沽之战虽然说是惨败,但是也是明廷有史以来对东南新军杀伤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而李成梁也总结出不少对付东南的新战术。

  整个京师还有谁比李成梁更适合去统领山东军民两政呢?

  总不能让皇帝御驾亲征吧?

  那万一搞出个土木堡,不能再拥立朱翊钧吧?

  但是高拱也敏锐的感觉到,李成梁在个人野心下的包藏祸心。

  比如有言官就上书弹劾李成梁,认为他的建议就和东汉末年设置州牧一样,是要分裂大明的举动。

  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并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地方上的野心家开始窃取州牧的职位,堂而皇之的成为一方割据势力。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节度使,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割据一方的。

  高拱很清楚,一旦下放的权力,就很难收回来。

  可是如今的朝堂又能如何呢?

  所谓饮鸩止渴,不是不知道酒有毒,而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喝罢了。

  “高阁老,陛下在文华殿召集诸大臣商议山东战事。”

  一名内廷的太监走到内阁前,高拱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前往文华殿。

  在一番御前的争议后,最终李成梁的建议还是被明廷采纳。

  山东总督陈以勤,山东巡抚韩楫两人出局,调回京师另有任用。

  重新设立一个新职位新军大臣,加兵部尚书衔,总镇明廷新军的兵马,并且加巡抚衔掌管作战地区的民政大权,允许在地方上自筹粮草和武器。

  但是在高拱的坚持下,朝廷没有将财政权让出去,地方赋税还要是要报给京师朝廷才能动用,不得擅自截留。

  这个新军大臣的人选,群臣也在朝堂争论了半天,最后还是定国公徐文壁被推了出来。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为这位定国公徐文壁,才是如今朝廷上各方都能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