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安全。

  当敌人能够飞在天上,京师城墙和紫禁城的城墙不能给皇帝提供安全感,这才是如今朝堂最大的恐慌。

  看到皇帝这幅样子,高拱只能站出来说道:

  “启禀陛下,其实东南贼造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玄妙的仙器。”

  “这不过是大号的孔明灯罢了。”

  听到孔明灯,皇帝立刻明白了,鳌山灯才放过,当时一千只孔明灯升空的景象还留在皇帝的记忆中,他为此还夸赞了筹办鳌山灯会的清远伯李炜。

  高拱继续说道:“就和孔明灯一样,东南的飞行器只能升降,不能在天上控制方向飞行,降落在大沽棱堡外的集市上,应该就是飞行器失控的结果。”

  “所以东南虽然能把人带上天,就没办法开到紫禁城上空,陛下尽管放心好了。”

  这下子隆庆帝总算才放心了一些,他再次看向群臣,内阁首辅杨博说道:

  “陛下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天津修建城防,在天津和京师之间修建烽火台,一旦发现东南飞行器的踪迹,就立刻向京师预警,这样陛下就能安心了。”

  隆庆帝闻言大喜,但是高拱立刻说道:

  “不可!”

  “东南在天津只有一千驻军,为了这一千人修建城防,投入太大,还不如训练一支新军驻扎天津。”

  明廷新军原本计划是训练三十镇的,但是当训练了三镇之后,明廷的财政已经吃不消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练新兵本来就是非常花钱的地方,和大明之前那种自身自灭的世袭军户制度不同,新兵都是要发钱发弹药的。

  明廷制造合格火枪的成本也高,还无法造出轻便且气密性良好的火炮,还要向外国商人购买。

  这样算下来成本自然是更高了。

  如今东南也不过训练了六个旅的新式军队,以明廷拉胯的财政,已经训练不起第四镇的新军了。

  高拱一直在奔走,希望尽快组建新军第四镇,这一次他正好趁机提出了组建新军的计划。

  但是一向是老好人的杨博,立刻提出了反对。

  “每增加一镇新军,就是长期的开支,养兵用兵也耗费巨大。在天津修建城防,只需要一次投入,日后只要派遣少量京营士兵轮值,还能监视海上的动向,防止东南贼再从海上攻击京师,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