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的推荐信前往李时珍医学院。

  四月二十五日,南京,钦天监。

  在府内闭门不出很久的苏泽,终于离开大都督府。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苏泽没有去巡视官府衙门,也没有去军校视察,也没有去国子监讲学。

  而是直接去了南京钦天监这个冷门到不能再冷门的衙门。

  南京是明廷的二都之一,在南京有一套完整的备用朝廷。

  这其中也包含钦天监这个部门。

  不过在苏泽进入东南的时候,南京钦天监的官员逃的差不多了。

  苏泽从国子监从选用了一批算学好的学生,进入钦天监工作。

  并且将钦天监从一个对内廷负责的机构,改为大都督府直属的机构。

  除此之外,苏泽还亲自给钦天监设计望远镜,并且手工绘制设计制作了很多仪器,交给钦天监使用。

  而更让所有人惊讶的是,苏泽竟然从国子监就读的举人监生中,找到了一名叫做邢云路的举人,提拔他做了正六品的钦天监代理监正。

  这之后,苏泽从京师返回南京的时候,又从北京钦天监中,打包带走了明廷所有的天文记录,将整个《大统历》修订的资料也都带回了南京钦天监。

  此外苏泽还不断的向南京钦天监补充精通算学的官员,曾经只有十几个人的皇家内廷机构,如今已经是官吏总数高达六十人的庞大机构了。

  要知道这个编制已经让很多衙门都感觉到了嫉妒了。

  提高吏员待遇,打通官吏流通的同时,东南另外一项举措就是严格控制各级官府衙门的人员数量。

  比如南京太常寺这个衙门。

  太常卿掌管礼乐、社稷等事务,职位为正三品,必须由熟知典章音律之大师担任。

  太常博士是太常寺中掌管祭祀的官员,官职正七品。

  太常寺还在京郊地区设置太乐署、鼓吹署、太医署等官署,作为太常寺的工作协助机构。

  除此之外,太常寺还有协律郎、奉礼郎这些职位,这些要么是官员升迁过度的兼职,要么作为高级官员子弟的荫官职位。

  光是南京太常寺,原本就有官吏近二百人。

  而苏泽一下子将太常寺的编制砍到了只剩二十人,他虽然保留了明廷的社稷,但是取消了繁琐复杂的日常祭祀,对于明廷的皇陵宫庙,也只是定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