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大量的利益,受到了整个朝堂大量的抨击。

  隆庆皇帝的御案上,堆满了弹劾高拱的奏章,刚刚建立的隆庆朝廷迅速开始了朝堂第一轮激烈斗争。

  有御史将高拱在南京创办新军的事情拿出来,南京新军直接投降了苏泽,甚至连高拱的儿子都投敌,上书官员直接痛斥高拱是国贼,是潜伏在明廷中的东南贼军间谍。

  还有御史弹劾高拱的“兴办新务”是与民争利,增加商税是增加“百姓”的负担,向商人收税也等于向商人的雇工收税,最后大户都有办法逃税,而税收都加在了小民的头上。

  而高拱被抨击最厉害的,还是最后一条在科举中增加“新务”的部分。

  改革科举可以说是触及了所有读书人的根本,官员们纷纷用“祖宗之法”和“圣人之言”来攻击高拱,认为他是借用所谓“新务”来祸乱朝廷。

  甚至有读书人,将文庙中的孔子塑像抬出来放在高拱大门对面,日夜不停的咒骂高拱。

  上了《六条陈》之后,高拱就闭门不出,也不去内阁处理公务,而是静静在家中继续写奏章。

  紧接着,高拱又上一道长达万言的奏章,这一次的名为《请办新务改革六条陈细则》,高拱不仅仅详细提出了兴办“新务”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具体的施行方案。

  高拱在奏章中写道,“东南新务愈盛,则船愈坚炮愈利。苏贼北上进攻京师,就是为了拖延时间,获得发展的时机。我皇明如果不改革图强,那就会被继续拉开差距,那东南贼就更加难制了。”

  高拱在《六条陈细则》中,又提出完善的措施。

  户部和皇帝的内帑都出钱,创办新式工坊,其中包含火药厂,炮厂,纺织厂,铁厂等等,制造鸟铳和新式火炮。

  登州如今已经被东南贼军控制,朝廷想办法夺回登州,同时开放山东莱州港,辽阳旅顺港作为通商口岸,和诸国贸易互市,设立市舶司抽取关税。

  户部牵头,统一货币,铸造新式货币,用新币取代旧币解决钱荒的问题,促进商业的发展,并且以当年方望海在浙直实行过的钞关税制度,在各地设卡抽取商税。

  利用国子监的部分校舍,成立“京师武备学堂”,招募熟悉新务的担任教习,教导训练新式军队。

  朝廷以礼部和翰林院为领头的,以翰林为编辑创办《皇明京报》,在各省创办相应的省报,宣传朝廷的政策,和东南贼打舆论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