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被清算,杨武父亲被杀,杨武则被革去军职发配戍边。

  杨武识字,又懂军务,虽然是普通士兵,但是受到军营里其他士兵的拥护。

  杨武看着夹杂着稻草的冬衣说道:“这衣服肯定穿不了,大家去市集上买点破布破棉花,塞进去找人缝一下吧。”

  众人还是愤愤不平的说道:“为朝廷卖命还要自己贴钱,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啊!”

  “是啊是啊!今年的军饷本来就拖欠,现在买这些又要钱,难不成我们还要倒贴钱当兵?”

  杨武看着营里的弟兄们,也只能握紧拳头说道:“大家还是快去吧,三日后就要开拔,要是大家都去了,这些东西就要涨价了。”

  士兵们连忙冲出去,杨武返回了自己的营房中。

  从营房的草铺中,杨武翻出一份报纸。

  这是印了《讨逆檄文》的《警世报》,是边关的商人慢慢带过来的。

  这样的东西在军营自然是违禁品,杨武再次将檄文读了一遍,只觉得酣畅淋漓。

  他小心的将这份报纸贴身藏好,原本杨武只是自己在军营中读一读,缓解一下被发配戍边的苦闷。

  但是今天的事情让杨武下定了决心,他准备偷偷在军营中传播这篇檄文,让士兵们知道朝廷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子民的!

  比蓟辽更北面的辽阳镇,此时还是冰天雪地的样子。

  李如彘,就是上次被李成梁派遣回部族募兵的年轻人,因为募兵有功,被李成梁收为养子,赐姓李,并且被赐名如彘。

  并不精通汉话的李如彘,并不知道这名字中的侮辱含义,他还在为自己得到名字而高兴。

  可是他还没高兴多久,冬衣发下来之后,新募的女真骑兵们纷纷围着他抱怨道:

  “穿这衣服南下不是要冻死?”

  李如彘立刻拿起一件冬衣,立刻冲向李成梁的总兵府。

  此时李成梁正在后院中听着戏,这戏班是京师的商人专门从南方带来的,只可惜不是苏州府的戏班,也算是有点江南的味道了。

  李成梁不过是一个辽阳总兵,能够养得这么多义子家丁,能够在辽阳只手遮天,自然不是靠着的那点俸禄。

  这次运送冬衣的商人,可要比之前徐阁老家承包冬衣买卖的时候要上道多了。

  不仅仅送上戏班,还送上了相应的银子,而不是和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