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也可以改去上木工实习,卫哥儿要不要也换成木工实习?”

  孙卫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挺喜欢苏山长这门课的,我想要继续上下去。”

  王元庆说道:“那些日用之道我听得头疼,还不如去上木工实习呢。”

  孙卫只是笑了笑,王元庆以后是要回去继承家里的产业的,他来书院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制造和维护水力纺纱机。

  在见过了实物,并且亲自体验了水力纺纱机的效率之后,所有年轻的学员都将这台机器视为神器!

  这样的一台水力纺纱机,能抵得上200台老式纺车,这惊人生产力提升,让所有见识过机器的未来工坊主们心情激荡。

  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会制造这台机器,想要让家里早点用上这种先进的机器。

  王元庆就畅想过,只要家里有一台水力纺纱机,一个织工就能抵得上二百个织工。

  他们家目前有五十个织工,也就是说只要有这样一台机器,一个人就能完成原来四倍的工作量!

  家里的工坊可以雇佣更少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订单,这一切都足以让王元庆的父亲对他刮目相看。

  王元庆只对水力纺纱机的技术感兴趣,对于苏泽下午讲授的日用之道和晚上的算学课程兴趣都一般,甚至觉得有些浪费时间。

  在苏泽宣布下午的日用之道可以自由选择木工实习后,王元庆这些中小工坊主的子弟们,纷纷选择放弃学习日用之道,改成木匠实习。

  比起王元庆的急不可耐,孙卫这些纺工学员,对于学习水力纺纱机的技术就没那么急迫了。

  他们的学期要比王元庆要长三个月,苏山长已经讲了,等到王元庆他们学完三个月之后,上午的理论就改成木工实习,他们这些织工学员以后有木工实习上手的机会。

  另一方面,孙卫确实对苏泽下午讲授的“日用之道”很感兴趣。

  孙卫他们这些织工,大部分也买不起水力织布机,更没有工坊可以安置这些设备,说白了他们学习技术,最后也只能在纺织坊做一个维修工。

  甚至以后工作的地方有没有水力纺纱机都不好说。

  比起技术来,孙卫这些织工出身的学员,更喜欢听下午苏泽的“日用之道”课程。

  除了四民道德之外,苏泽关于官府和百姓的关系,雇主和雇工的关系,这些种种话题的描述和讨论,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