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苏泽看到因为工部命令,被迫拉纤的百姓瘦骨嶙峋,沿着淮安还能看到被官军掘开的河堤,去年的惨状还在眼前。

  剩余一点自由属性暂时没点,苏泽带着林默珺和俞大猷的儿子一路北上,终于在年前赶到了京师。

  永定门前,这里是京杭运河上北方最重要的码头,从江南运来的赋税和粮食都会在这里卸货。

  苏泽看到了大量的木材,甚至有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木头,不用说,这些都是用来修复三大殿用的梁木。

  这一类的木材不能泡水,虽然用运河运输,但是依然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需要几十个码头工人才能卸下来,苏泽看着一群工部的官员喝着茶看着工人卸货,而一旁的户部官员则在清点入库。

  “苏先生,我们要去哪里?”俞咨皋忍不住问道。

  俞大猷今年56岁,但是他是中年得子,俞咨皋现在才17岁。

  历史上俞咨皋也是爱国将领,他承袭父亲的指挥使职位后驻守福建,还驱赶过侵占澎湖的荷兰人。

  不过此时他还只是个青年,他六神无主的看着苏泽。

  苏泽说道:“先找地方住下,我先找人打探一下情况。”

  俞咨皋一路上都听着苏泽讲授兵法和学问,此时对苏泽也是非常的信任,他连忙点头。

  进城之后,苏泽却看到京师有些萧条,街头上的人甚至还没有南京城里的多。

  三人找了一家小旅店暂时住下,从老板的口中得知了京师的情况。

  原来今年北方俺达兵围了大同府,虽然在入冬之前俺达退兵,但是听说边军赏银被贪墨了不少,山西边军闹事,切断了京师供应的石炭。

  加上去年关中地震的灾民还聚集在京西,这些灾民也要烧煤取暖,导致今年京师过冬的炭价飞涨。

  “去年的灾民还没返回?”就连苏泽都有些不可思议。

  掌柜的倒是见怪不怪的说道:“这些灾民都是一无所有的来京师的,房产地契都没有,回去也没有活路啊。”

  俞咨皋问道:“朝廷不安置灾民吗?”

  掌柜的摇头说道:“哪里有这么容易,关中地少人多,地震震毁了官府衙门,就连土地账册都没了。除了带出地契的,还能勉强要回一些土地,普通百姓能不能走回去都难说。”

  “那朝廷就不管?”

  “靠着京师还能找些生计,反正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