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的,但是他还是承担了驭民不利的责任,最多算是将功折罪了。

  今年十一月份北方就冷的不行,十一月份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了。

  从翰林院返回宅子的张居正,脱下身上堆满了雪的斗篷,接过了妻子递过来的热汤。

  朝廷正月份就要封衙了,其实在年前翰林院已经开始灵活上班了,有些老资格的翰林都开始迟到早退。

  毕竟翰林院是个清贵的衙门,贵是不用说了,翰林院是为国储才的地方。

  但是人才这个东西,也有有人赏识才是人才,没人赏识那就就只能在翰林院安守清贫了。

  比如当年的严阁老,不就在翰林院中安守了十几年的清贫了吗?

  后来要不是机缘巧合,也不会有现在的煊赫。

  张居正家是湖北的大户,靠着家中的补贴倒是能够活下去,比如这座京师城东的房子,就是张居正一入职翰林院,他爹就立刻让同乡带来银子在京师买下的。

  京师的房子,以紫禁城为中心,格局是东贵西富,南贫北贱。

  能够刚刚入职翰林院就在城东买房子,张家的实力非同小可的。

  不过张居正这座宅子还是很小,前后也只有两进院子。

  张居正家中也只有妻子和四个杂役,毕竟在京师生活压力还是很大的,张居正已经成家,也不好意思总是向家里要钱。

  张居正和第一任妻子顾氏的感情很好,但是婚后不久顾氏就染病死了,和现任妻子王氏只能说是相敬如宾。

  王氏也是出自官宦人家,等到张居正喝完了暖身的汤之后,王氏这才说起了家里的事情。

  “高讲选的妻子送来了腊肉,说是裕王府赐下的,分一些给我们家过年。”

  高讲选就是高拱了,高拱比张居正年长,也是科场的前辈,在张居正入翰林院的时候,高拱已经被选为裕王府的讲读,如今是裕王府的讲学。

  这份职位在当时的人看来,其实是非常的尴尬的。

  翰林官的正常升迁途径中,东宫讲学也是很好的一条路。

  今天给东宫太子讲课,等到太子继位就能自动升格成帝师,在以往这可是翰林官员们挤破头都要争的职位。

  可是偏偏高拱这个不是东宫讲学,而是裕王府讲学。

  只是差了几个字,但是意义完全不同。

  自从前太子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